體育與商業同頻
寧波:“第二現場”激發消費能量

這個夏天熱浪襲人,但不及籃球在寧波點燃的激情。
“浙BA”城市爭霸賽大幕拉開已有半月,寧波各區(縣、市)的“第二現場”也熱鬧了一周有余。
寧波天一廣場工作日客流量接近20萬人次、慈城古縣城單日客流量同比增長超200%、寧波萬象匯客流量同比提升25%以上……隨著賽事深入,“第二現場”帶動籃球熱情融入城市肌理、融入主流生活,與周邊的商圈一起形成獨特的風景。
目前,在市、縣兩級商務、公安部門及寧波商業聯合會商業廣場分會的推動下,全市已有35家(條)商場、步行街、家電賣場參與直播,覆蓋所有區(縣、市)。
當體育與商業同頻,當賽事與消費共振,“第二現場”在寧波能有多大能量?
一個賽事,整個城市的狂歡
“因為工作,沒法到現場看球,手機上看直播又覺得不過癮。現在好了,有大屏幕,還有陌生人一起‘湊熱鬧’!”8月29日,球迷趙先生和家人在天一廣場吃完晚飯后,就直奔位於中心廣場區域的“第二現場”,開啟觀賽模式。
和趙先生一樣的觀賽者還有不少。他們一起為賽事聚人氣、為寧波隊伍鼓士氣,同時,不少商家迎來銷售熱潮。
看球賽與喝飲料很搭。轉播現場附近,蜜雪冰城、糖紙、肯德基等門店的飲品銷量均有明顯提升。
具備豐富播放條件的家電賣場也“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蘇寧易購天一店3樓彩電區域內,蘇女士一邊看比賽,一邊向銷售人員咨詢相關產品信息。她說:“本就計劃為新家買一台電視機,被現場觀賽氛圍一感染,直接訂了一台100英寸的。”
店長唐曉娟告訴記者,得益於“浙BA”和國補政策聯動發力,近期各大門店的客流量與銷售額實現“雙提升”。
以8月20日寧波隊坐鎮主場迎戰永康隊那一晚為例,該店客流量較平時增長了40%,銷售額較前一天增長了35%。
賽事正酣,很多“第二現場”還超會玩。
寧波老外灘舉辦觀賽派對,邀請籃球寶貝熱舞助陣,現場還有樂隊表演,球迷可參與多個籃球互動游戲﹔奉化萬達廣場從8月21日起連續5天舉辦少兒籃球比賽,挖掘體育消費新潛力﹔寧波開元廣場聯動數十家品牌推出專屬優惠,涵蓋餐飲、零售、娛樂等多個業態,有效拉動銷售額提升……
類似的“浙BA+”溢出效應正持續放大。
寧波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8月20日,32個“第二現場”吸引了超1.5萬人次觀看轉播﹔8月26日,35個觀賽點吸引球迷近3萬人次。相關商圈、步行街、家電賣場的客流量與銷售額,普遍較平日實現兩位數增長。
期待更多元的消費場景
“浙BA”火出圈的背后,體現了消費升級的新思路。
“寧波這些‘第二現場’涵蓋江邊、賣場、街區等多元場景,推動‘單一觀賽’向‘全域消費’轉變,將球賽帶來的短暫激情轉化為持續的夜間消費盛宴。”寧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寧波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偉強分析認為,“第二現場”依托的場地能否自帶流量,是進一步集聚人氣、拉動消費的關鍵。
一方面,商場本身自帶話題度和新鮮感,擁有首發、新型和融合業態,流量就容易轉化為消費力﹔另一方面,商場要結合“第二現場”,創新特色觀賽模式,結合更多體驗互動活動,充分調動現場觀眾情緒。
“‘第二現場’不僅是吃吃喝喝,更要有立足自身特色而打造的特色活動。體育的溢出效應可以重點圍繞消費放大,但不能局限在消費層面。”吳偉強說。
在他看來,寧波要接住“浙BA”的“傳球”,可以通過創新更多元的消費場景,加快發展服務消費,釋放消費活力的“N種可能”,走出一條“賽事引流—場景消費—產業升級—城市賦能”的新路徑。
目前,寧波正通過發放消費券、發布票根優惠、啟動“甬有好市”城市嘉年華等方式,加強“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整合,推動文旅體商深度融合,將賽事熱度轉化為消費新動能和城市品牌傳播力。
“寧波可以深挖地域文化,創新賽事表達,精准對接市場需求,不僅要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第二現場’,還要同步上新美食、展覽、市集等消費場景,讓每份賽事熱情都能找到對應的消費出口。”博洋研究院宏觀分析師蔡竣帆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