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屏幕,看清水鄉“心跳”
浙江省首個“省市貫通”智慧水網應用上線

日前,記者從紹興市水利局獲悉,浙江省首個“省市貫通”智慧水網應用——數字孿生紹興水網在紹興市上線試運行。這一應用的推出,標志著紹興水利管理從傳統方式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水鄉治水模式正經歷從感知到決策的蛻變。
數字孿生紹興水網建設始於2022年10月,集水網格局展示、態勢實時感知、聯合優化調度、業務高效管理於一體。其建成投用,不僅提升了紹興水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和調度能力,更為全省市級智慧水網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在紹興市水利局,一塊電子屏實時顯示著整座城市的“水脈搏”:曹娥江的流量、湯浦水庫的水位、浙東運河的水質等數據動態更新,清晰展現著水網的運行狀態。數字孿生水網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全市101條河流、551座水庫、24個湖泊、2663座山塘、256座閘泵等“水元素”精准映射到數字世界,借助地圖、概化圖等多維視角,直觀展示“兩江一運河、十樞六通道”的水網格局,以及水資源保障、防洪保安、幸福河湖等水網專項格局,並動態更新重大水網工程建設進展,為決策提供全面底圖支持。
實時感知能力是該應用的核心優勢之一。據介紹,該應用整合了1050個雨量站、33個水位站、6個流量站及457個規模以上取水戶的實時監測數據,結合水資源管理業務數據,從供水安全、水質安全和工程安全三方面動態分析水網運行狀態,為供水保障筑起一道數字防線。
在決策支持方面,平台的聯合調度模塊通過“四預”(供需預測、風險預警、調度預演及預案推薦)功能實現科學調配。2025年初,紹興市出現輕度旱情。系統通過預測來水與需水情況,模擬多種調度方案並推薦最優策略,助力水利部門開展精准調度,實現原水供應平穩可控。
值得關注的是,該平台在全省率先實現水資源配置環節與省級應用的業務協同。系統可自動接收省級應用下發的城市供水保障提示單,並快速反饋市級調度成果,取代了傳統的電話、傳真溝通模式,保障了區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
紹興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深化數字孿生水網的多跨協同和智能升級,持續拓展其在抗旱保供、生態流量管控等領域的場景應用,助力構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水利治理新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