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區域共治”拓寬消費者行使“后悔權”邊界

嘉興打造長三角地區消費環境新標杆

周麗麗、董躍杰
2025年08月31日09:16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我現在去嘉興旅游購物,完全不擔心售后問題!”8月30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居民周靜正籌備著再去嘉興過個周末。此前,周靜在嘉善縣西塘古鎮游玩時為母親買了件衣服,回家后發現尺碼不符。本來她沒抱希望,沒想到一個電話打過去,商家不僅爽快同意“七天無理由退貨”,還主動告知可以異地辦理。

  放下電話,她直奔吳江黎裡古鎮的跨區域無理由退貨服務站。站長陸文斌查驗商品無誤后,立刻啟動“先行墊付”流程,2000元購物款迅速到賬,“后續商品寄回和報銷由我們對接處理。”

  這一順暢體驗,離不開長三角消費維權跨區域協作體系的高效運轉。近年來,嘉興積極推進長三角示范區消費維權跨區域聯盟建設,著力破解消費領域的熱點、難點與痛點,致力打造長三角地區消費環境新標杆,讓“異地維權,同城待遇”逐步成為現實。今年,“消費環境建設區域合作”入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優化消費環境有關工作試點。

  跨省退貨

  30萬元資金池托起三地信任

  “出游購物最怕沖動消費,跨省退貨想都不敢想。”這曾是許多長三角游客的顧慮。

  瞄准這一痛點,自2022年起,嘉善縣聯合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探索設立30萬元“先行賠付資金池”,並出台全國首個跨區域無理由退貨墊付辦法。消費者在被列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相關名單的141家商戶中購物,可在三地任意服務站點申請退貨,由服務站先行墊付退款。

  這一資金池規模雖不大,卻有效撬動了商家的誠信承諾和消費者的購物信心。

  “‘異地退貨’的核心難點在於信任與效率。以往跨省消費糾紛往往需要消費者自行聯系異地商家,流程煩瑣、成本高。”嘉善縣市場監管局消保科科長張萍萍介紹,“墊付變秒退”打消了消費者“錢貨兩空”的顧慮,真正實現了“七天無理由退貨”從線上向線下、從本地向跨省的延伸。截至目前,該機制已成功辦理跨省無理由退貨8起。

  嘉善居民許峰便是該機制推出后的首批受益者。2024年,他在吳江黎裡古鎮購買絲巾后,因家人不滿意提出退貨,通過嘉善與吳江市場監管部門的高效協作,迅速完成了異地退貨。“全程零扯皮,退款秒到賬!”他至今仍對這次體驗贊不絕口。

  在嘉興,這樣的創新已從示范區向全域滲透。目前,嘉興已培育“無憂退貨”示范商圈18個,設立先行賠付資金池超580萬元,成立商圈自治組織26個,設立消費維權站點358家,努力實現消費糾紛“不出商圈、不出街區、不出村”。

  記者從嘉興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嘉興目前已與上海、江蘇、安徽等環太湖8個城市共同簽署《環太湖毗鄰城市消費者權益一體化保護合作協議》,在消費知識普及、行業亂象披露、熱點問題響應、消費渠道暢通、城市伴手禮推廣及“異地維權,同城待遇”等方面展開廣泛合作。

  消費者行使“后悔權”的邊界,正不斷拓寬。

  品牌共筑

  豎起“滿意消費長三角”新地標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消費維權不再是一座城市的“內部事務”,而是區域共同打造的公共服務產品。

  “親吾家”——這個聽起來親切如鄰裡的名字,實則是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市場監管局推出的消費維權聯盟品牌,其涵蓋消費維權聯合執法隊、品牌工作室與志願服務隊,致力於在示范區內構建堅實可靠的權益保障后盾,並推動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消費維權體系。

  而在更具象的層面,省界村庄成了“實驗田”。

  嘉興平湖廣陳鎮山塘村與上海廊下鎮山塘村僅一河之隔,老街由一座山塘橋相連,明月山塘景區就坐落於此。上海游客沈汝凡是這裡的常客,“以前兩岸商戶的放心消費標識不統一,我們購物總有顧慮。”

  2024年,兩地聯合推出融合浙江“放心消費”與上海“玉蘭花”元素的標識,65家商戶同步換上新牌。“一樣的標識、一樣的標准、一樣的承諾,消費者維權不再困惑。”平湖市市場監管局消保科科長楊黎光表示。商戶袁康業也坦言:“挂上統一標識,是對消費者的承諾,也是對自家服務的鞭策。”

  從“有界”到“無界”,不僅是地理的連接,更是對制度創新的有益探索。兩地合作推出“守滬浙裡”法治教育長廊,建立浙滬四方調解室,構建“街長—聯絡站—市場監管”三級調解機制,2024年成功調解跨省糾紛18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6萬元。

  該機制的服務范圍已從日常消費延伸至大額交易。2024年4月,上海消費者王先生在平湖購房后因貸款問題要求退房,平湖廣陳市場監管所接到投訴后迅速響應,最終促成開發商全額退還19萬元首付款。“放在以前,這類跨省糾紛很容易陷入僵局,現在有了聯合工作站,效率大幅提升。”該所所長楊揚說。

  機制協同

  從“城市單打”到“區域共治”

  長三角維權聯盟的建設早已超越傳統消費糾紛調解范疇,走向系統化、生態化的“環境賦能”。

  在“親吾家”品牌體系之下,青吳嘉聯合執法、品牌工作室與志願服務形成“三維支撐”﹔平湖與金山共建的“守滬浙裡”項目將消費維權與反詐宣傳、計量監管深度融合﹔西塘景區八大行業協會聯合倡議誠信經營,自籌賠償先付保証金,推動“消費無憂”落到實處。

  更深層次的變化發生在產業端。以明月山塘景區為例,平湖與金山聯合推出放心消費在山塘“安心購、歡樂享”主題路線,招募17名消費體驗官提交57份診斷報告,助力商戶優化服務﹔金融系統為放心消費單位提供1425萬元專項授信,以“真金白銀”激勵服務質量升級。“做好消費服務不僅能贏口碑,還能享紅利。”花園餐廳負責人朱偉娟說。

  如果說跨省退貨是“打通末梢”,那麼“廠商一體無理由退貨”則是從產業鏈上游植入“放心基因”。嘉興依托集成灶、服裝等優勢產業,引導122家企業成為“廠商一體無理由退貨放心工廠”,以生產者信用推動全國直營門店實現無理由退換貨。

  在一系列敢為人先的探索之下,嘉興消費維權實現從“處理糾紛”到“賦能環境”的戰略升級。據有關機構統計,嘉興已在浙江省放心消費指數測評中連續五年位列第一。“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實施嘉興市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讓‘放心消費’成為每一位消費者可感知、可體驗的現實。”嘉興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李陳源表示。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