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安:“沉默的數據”變資產
近日,杭州臨安數智城市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臨安數智公司”)總經理崔鵬收到了杭州數據交易所頒發的杭州市首張數據產權登記証書。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張編號為“00001”的証書迅速轉化為“真金白銀”。
臨安數智公司是杭州市臨安區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臨安城投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臨安區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實施主體之一,該公司負責臨安區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天目“臨碳”數智大腦等重點信息化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並承擔臨安區公共停車場數據採集與處理、電動汽車充電站實時負荷預測模型構建等工作。由於這些項目前期投入大、資金周轉期長、運維成本高,該公司出現了一定的資金缺口。
“雖然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企業積累了公共停車、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海量數據,但這些數據的價值無法直接在財務報表上體現出來,也無法變現。”崔鵬說,“長期以來,數據資源被視為‘沉默的財富’。”
2025年4月,浙江省發布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明確提出要開展數據產權制度探索。7月,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正式落地后,浙江省進一步加快了在數據產權方面的探索步伐。杭州數據交易所積極開展數據產權登記試點,完成了首批12家企業的數據產權登記工作,涉及交通、農業、化工、文旅等多個領域。臨安數智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完成登記的企業。
“企業向我們提出申請,經過審核、公示等規范化流程后,就可以獲得數據產權登記証書。”杭州數據交易所生態創新部負責人胡雷說,“該証書具有統一編碼,相當於為數據發放了‘法定身份証’,降低了市場主體間的信任成本。”
臨安數智公司將臨安城投集團統建統管的90余個停車場、1萬多個停車位的使用數據進行開發、脫敏等處理,實現數據資產進駐財務報表,並依托杭州數據交易所平台,完成了一款“臨安數智停車數據分析API接口”產品的上架、交易等工作。臨安數智公司在完成數據產權登記后,以8888元的價格完成了首筆數據產品交易,實現了數據的首次變現,買家是當地一家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生產企業。
數據產品的確權不僅幫助企業增加了經營收入,還擴充了企業的資產規模,拓寬了融資渠道。“經過確權及登記后,企業的數據資源即可按照會計准則計入資產負債表。”農業銀行浙江杭州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數據資產‘入表’對企業而言是實打實的增信措施。”
日前,該行創新推出“數據產權登記+數據資產入表+質押授信”服務模式,並通過該模式向臨安數智公司發放了500萬元貸款,助力企業加快推進大數據深度應用及新場景孵化等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筆貸款的成功發放,將臨安數智公司擁有的“數據要素”轉化為可用的“信貸資本”,盤活了企業難以被傳統銀行體系識別的核心資產,緩解了資金壓力,保障了智慧城市項目的順利推進。(白鵬、胡杰偉、畢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