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溫州文成:“金果子”鼓起百姓“錢袋子”

2025年10月24日14:22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溫州文成縣立足獨特的生態稟賦,以林下經濟為抓手推動中藥材產業轉型升級,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實效。地處深山的銅鈴山鎮錨定天麻種植賽道,從初期試種到規模化發展,成功讓這份“深山黃金”蛻變為農戶口袋裡的“真金白銀”。

近日,在銅鈴山鎮石垟林場的天麻種植基地,二十余名村民穿梭於樹木下,或蹲身擺放木塊與蜜環菌,或持鋤為新種下的菌塊輕覆薄土,林間不時傳來工具碰撞的輕響,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蹲身擺放木塊與蜜環菌。文成縣委宣傳部供圖

村民種植天麻。文成縣委宣傳部供圖

“天麻種植講究科學規范,需先鋪設蜜環菌,待菌材充分吸收營養、菌絲全面蔓延后,才能植入天麻種塊。”文成縣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朱明北一邊為覆蓋薄土的菌坑鋪設保溫膜,一邊介紹,天麻種植“功夫在細節”:僅蜜環菌培育到天麻種子補種環節就需10個月,且生長條件極為苛刻——最低海拔需達1000—1500米,溫度過高易引發腐爛。對環境的“高要求”成為天麻種植核心門檻。

而銅鈴山鎮恰好契合天麻生長的“生態需求”。據悉,該鎮平均海拔超850米,森林覆蓋率達96.5%以上,茂密植被、適宜海拔與溫潤氣候形成天然種植優勢,孕育出的天麻品質尤為出眾。“我們引進的‘烏麻’是天麻優質品種,初次試種便實現突破,單個重量可達4兩左右。”朱明北介紹,文成天麻不僅畝均產量穩定在15000斤左右,其核心活性成分天麻素含量更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憑借“高產+優質”雙重優勢,成為市場青睞的藥食兩用佳品。

憑借出眾品質,文成天麻迅速打開市場。目前基地已開設30余家線上店鋪,同步拓展線下渠道,不少老顧客專程前往基地採購鮮天麻,呈現“鮮品供不應求、無需加工干品即可滿足市場”的熱銷態勢。“今年原本計劃大面積擴種,但受菌絲培養需在霜降前完成的時間限制,暫擴種至20畝,明年清明后將進一步加大種植規模。”朱明北的話語中滿是信心。

這份成功並非偶然,而是產業迭代的“巧思之作”。據了解,該基地此前以紅托竹蓀種植為主,但竹蓀種植一年后土地需閑置3—5年才能復種。為破解土地閑置難題,朱明北多次赴外地考察,最終發現天麻2年的培育周期,恰好能與竹蓀形成3—5年的科學輪作,實現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如今,以天麻種植為代表的林下經濟,正成為當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實踐。下一步,該鎮將持續深化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探索,以特色農業筑牢鄉村振興“強引擎”,推動更多農戶在生態富民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胡琳琳、魏為強、雷思涵)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