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蒼高速路面工程完工 計劃12月底前具備通車條件
10月31日,溫州市高樓老收費站施工現場機器轟鳴,隨著最后一車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完畢,浙江省“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瑞蒼高速路面工程正式宣告完工。

瑞蒼高速路面工程宣告完工。浙高建公司供圖
瑞蒼高速由浙江交通集團投資建設,全長52.6公裡,總投資159.53億元,按雙向四車道標准設計。項目線路跨越浙東南山區與城鎮腹地,橋隧比高達87%,其中路面工程涵蓋隧道段、橋面鋪裝及路基段等多種結構形式,工藝銜接復雜、施工控制環節多、技術要求高。
路面質量直接關系行車安全性、舒適性與道路耐久性。在瑞蒼高速,從改性瀝青加工、生產、運輸、使用的監管網絡詳細記錄了廠家、生產日期、批次編號、運輸軌跡、進出場質量檢測報告等信息,原材料“從源頭到工地”的每一個關口均有跡可循、有據可依。針對6類23項原材料質量控制指標,項目構建質量預警與動態評價體系,形成精細化管理閉環,確保原材料“源頭穩定—過程可控—結果可証”,從源頭守好路面質量底線。
為推動路面均質化管控從傳統經驗判斷向可量化、可追溯轉變,瑞蒼高速項目建設方將無損檢測貫穿施工主要工序,無核密度儀配合人工檢測,對不同復壓遍數的壓實效果進行對比判別,確定最優碾壓方案﹔三維探地雷達全斷面獲取瀝青面層厚度,精准評價其結構層厚度分布,為現場施工調整提供科學指導,依托“大數據”對瀝青路面壓實度、厚度、溫度等關鍵指標進行均勻性評價,有效促進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均質化提升。
此外,瑞蒼高速依托浙江交通集團路面均質化管控平台——“路面指南針”,對瀝青路面質量全過程實行精准量化與閉環管控,區別於傳統管理中“合格或不合格”的二元粗放式評判,路面品質可以通過AI算法以具體分數直觀展示。“對我們一線施工人員來說,這個平台就是‘質量指南針’,以前靠經驗判斷施工標准,現在打開小程序就能實時看到單項指標評分,知道哪裡需要改進。”浙江交通集團瑞蒼高速相關施工人員說。
瑞蒼高速途經溫州瑞安、平陽、龍港、蒼南四縣(市),往西北連接麗水等浙南山區,向東南通達福建沿海地區,填補了浙東南區域橫向路網空白,為長三角交通運輸提質優化、浙閩省際交通互聯互通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瑞蒼高速項目建設方正全力沖刺交安標識標線、機電設備調試等剩余工程施工,計劃2025年12月底前具備通車條件。(李昭奕、劉燕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