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為200余名殘疾人免費適配智能仿生假肢
“左腳向前、右腳向后、半蹲……”10月30日上午,在金華某康復輔具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正在指導一批剛裝配了智能仿生假肢的殘疾人進行適配訓練,完成邁步、踢腿、轉彎等動作。
記者從金華市殘聯了解到,今年,浙江持續加大科技助殘公益項目力度,計劃為全省2000名殘疾人適配智能仿生假肢。在政策扶持下,符合適配條件者可免費適配一條智能仿生假肢,減輕殘疾人家庭的經濟負擔。
“免費適配項目啟動后,我們迅速落實,發出招募通知,年內計劃為至少214名殘疾人朋友完成適配。”金華市殘聯康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9月初發出招募開始,2個月已為全市180多名殘疾人完成取模和適配工作。
當天上午,家住金華開發區秋濱街道的陳炳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現場進行假肢設計與模型提取工作,順利的話一周后他就能拿到智能仿生假肢開始訓練。“殘聯和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告訴我有這個活動,我立馬就報名了。免費適配,自己不用出一分錢,真是利民好政策。”
記者了解到,和傳統假肢不一樣,智能仿生假肢通過內置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的運動意圖,主動配合完成彎膝、邁步等動作,並支持使用者獨立完成上下樓梯、走坡道等復雜運動。“相較於傳統假肢,智能仿生假肢更穩定,更安全。”該康復輔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雙蘭介紹,大部分殘疾人安裝的傳統假肢上坡不能交替,下坡控制不住,容易出現打軟腿摔倒的現象,智能仿生假肢能更好地模擬自然步態,讓使用者更自如地上下樓梯、行走坡道。
智能仿生假肢適配流程涵蓋排摸、評估、取模、裝配、適應訓練等多個環節,歷時較長。為此,金華市殘聯和該康復輔具有限公司不僅提供上門服務,還推出免費住宿和培訓活動。“殘聯統一安排車輛接送殘疾人,隻收30元一天的伙食費,其他費用全免,等學會使用了再回去。”邵雙蘭說,該項目還提供后續質保服務,解除使用者的后顧之憂。
“適應了一天,現在動作自然多了。”來自蘭溪市水亭畬族鄉的藍國光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成功裝配了最新的智能仿生假肢。“我以前使用的是傳統假肢,已經有10多年時間了,行走很僵硬,踢到東西就容易打軟腿,上下樓都得扶著樓梯。”藍國光說,如今他視力不好走路更吃力,智能仿生假肢給了他更多的安全感。
“這是金華推進科技助殘、提升高科技輔具適配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金華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首批50多名智能仿生假肢使用者已陸續裝配假肢,進入適應訓練階段。金華市殘聯將持續做好后續服務,及時回應適配者訴求,探索建立可持續的智能輔具保障機制,讓更多肢體殘疾人享受“無礙”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