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在浙生活更舒心
浙江居住証“互認轉換、一証通聯”集成改革全面落地
這個秋天,6歲的貴州籍小學生韋小路(化名)順利就讀紹興市上虞區杜浦小學,與當地學生同等享受公辦教育資源。
韋小路的父親韋英杰來自貴州,6年前曾在蘇州辦理居住登記。今年遷至紹興上虞道墟街道后,恰逢子女入學報名,他匆忙前往派出所補辦手續,得知紹興已實現長三角城市群居住証互認。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他通過“浙裡辦”App快速申領《浙江省電子居住証》,子女入學、醫保參保等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隨即解鎖。便利的背后,是浙江居住証“互認轉換、一証通聯”集成改革的實踐成效。
“互認轉換、一証通聯”集成改革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加速擴面提質。目前,持有浙江省居住証或在省內居住登記累計滿6個月的人員,即可在現常住地實現居住証互認轉換,享受子女就學、醫保等配套服務。多地還新增滬蘇浙皖居住信息互認審核模塊,打通長三角地區流動壁壘。至今,全省已累計發放互認轉換居住証9.6萬余張。“我們將進一步打破地區行政界限與部門數據壁壘,為全省2800余萬流動人口提供便利。”浙江省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相關負責人說。
眼下,浙江各地正致力拓展居住証更多應用場景。如在金華,持証人不僅能辦理子女入學、申請公租房、參加職業資格考試,還能享受圖書館借閱、公交出行優惠、跨區醫保結算等多項便民服務。據統計,全省教育、人社、醫保、住建、財政等部門已累計調用居住証電子証照超4800萬人次。在湖州安吉,安吉縣公安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建立智能審核規則庫,系統可自動識別重復申請、身份冒用等風險,助力相關業務“智能快辦”。目前全省累計辦理電子居住証、電子化簽注1237萬張,為群眾節省費用3.71億元。
浙江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浙江公安將立足服務民生前沿,持續深化改革,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降低公共服務享受成本,讓更多新居民真正實現同城同待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