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今年1至8月,全市智能物聯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242.1億元,同比增長7.7%

嘉興崛起智能物聯產業集群新高地

蔡舒安、劉揚
2025年11月01日10:18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10月31日,記者在位於嘉興平湖市鐘埭街道平湖智創園的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測試車間裡看到,天花板上軌道交錯,俗稱“天車”的自動物料搬送系統穿梭其間,測試員熟練地操作著控制系統,觀察著產品的精度、效率等數據和動態。

  2020年,該企業落戶平湖經開區,走上了國產化之路。企業專注於天車系統的研發生產,在幾年間經歷了密集迭代。2024年,企業簽下了1.4億元的銷售訂單。

  從集成電路間的“互聯”到“智聯”,世界正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而該企業的產品,正是濃縮了集成電路制造中各個環節、裝備、系統之間的鏈接。

  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賽道和關鍵變量,也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鮮明標識和主要聚焦點。智能物聯產業是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融合與應用,涵蓋了接入網產業鏈、核心網產業鏈、承載網產業鏈以及新一代網絡通信終端及服務領域,正成為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經濟“新基石”。

  在智能物聯產業中,嘉興之所以能站穩腳跟,靠的就是快人一步、搶佔先機。

  近年來,嘉興先后引育了立訊智造、日善電腦、博創科技、佳利電子等骨干龍頭企業,多家企業競爭力全球領先﹔引入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南湖實驗室等科創平台,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打造企業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等高能級創新載體,加速新一代網絡通信領域技術和產品創新及成果落地轉化。

  經過多年發展,嘉興已經初步形成了集基礎元器件、系統整機和行業應用於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2024年,全市擁有相關領域規上企業456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941.7億元,規模列全省第三位(約佔全省比重15%)。今年1至8月,全市智能物聯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242.1億元,同比增長7.7%。“我們構建了‘雙核引領、全城聯動’的產業格局,以嘉善、南湖為核心,其他縣(市、區)特色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創新能級。”嘉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浙江劍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把創意研發留在上海、生產基地放在嘉善,2023年其光電子技術智造基地項目落戶嘉善縣魏塘街道的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產品涵蓋高速光模塊、有線和無線寬帶接入終端設備等ICT關鍵基礎支撐設備﹔華芯裝備落戶平湖智創園,以“一輛天車”在半導體行業闖出了一條“國產路”……一批專業化、高能級的園區平台,加速創新要素集聚,讓資源優勢呈現“指數增長”。

  嘉興積極以重大產業平台建設為抓手,加快完善集群生態,相繼打造了南湖微電子“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桃園數字產業谷、海寧泛半導體產業園、海鹽5G電子信息產業園、烏鎮大數據產業園、中國電科烏鎮基地等一批專業化、高能級園區平台。嘉興還聯動各專業園區、企業園區及特色小鎮等產業平台,打造具有市場影響力、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配套、多區域聯動發展的產業布局。

  如今,智能物聯不僅是車間裡的革命,更深刻改變著城市生活。智能物聯,讓一張床會“說話”,秀洲區自2020年5月起試點“家院融合·養醫護智慧康養”模式。依托智能床及傳感器,居家空巢獨居老人只要躺在床上,智能設備就會精密監測老人的健康數據,實現24小時安全值守。目前,該平台已發出超40萬份健康報告。

  以智能感知為“眼”、以高速網絡為“脈”、以強大算力為“腦”,嘉興將進一步壯大智能終端產業,加快提升新一代網絡通信設備產品及細分產業優勢,深化智能終端應用與服務,強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支撐。

  在這場面向未來的競爭中,嘉興不僅搶佔了先機,更以扎實的產業生態與創新實踐,不斷在智能物聯產業發展中邁開新步伐。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