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浙江频道 >> 专题 >> 盘点2014全国两会上的浙江声音之:社会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联动机制。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详细】

百姓期待
群策群议室

    浙江省委员热议进口医疗器械垄断市场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曾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4.56%。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70%以上依赖进口。

    高端医疗器械如此,低端医疗器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医院,小到一根针都要用进口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叹息……【详细】


    推进全民体检 建立健康档案

    H7N9禽流感卷土重来,雾霾频频来袭,人们正面临健康威胁。如何保障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如何为百姓健康撑起保护伞,这成为浙江省不少全国政协委员思考的问题。

    “第四次全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慢性病例数达到2.6亿,其中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达28.3%,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率的75%。”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完全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详细】


    浙江省代表共话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发生的伤医案,更多情况下是患者情绪冲动,是某种不满情绪的突然爆发。“比如挂号难、看病贵、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业弊病,让不少患者对医院有抵触情绪,导致正常诊疗也可能招来怀疑。”陈海啸代表道出患者流传的顺口溜——“进了医院别想跑,一百两百算最少;若是你往床上倒,钞票越看越嫌少;五千完事运气好,一万出院事还小……”在他看来,这道出了许多患者对看病的担忧。

    对此,王鸣代表分析:“一方面,从病患家属的角度而言,他们的维权意识提高了;另一方面,医疗费用增加……【详细】


    代表委员“问诊”医患心结:换位 沟通 法治

    医生与患者,理应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对抗共同的敌人——病魔。可是,接连不断的暴力事件,却让这层关系蒙上了阴影。近日,温岭、南京、广州接连发生多起医务人员被辱、被打甚至被杀事件,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本应受人尊敬的医生,如今为何成了“高危行业”?该如何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这成了参加本届“两会”代表委员们倍加关注的话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