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曙:选优配强“雏鹰人才” 为高山村注入“新鲜血液”

近日,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第二批9名“高山共富雏鹰人才”完成招聘流程走进大山,与所属村的村书记进行了一场见面会,正式开启入村工作,他们将在乡村基层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据了解,第二批的“雏鹰”平均年龄29岁。
近年来,随着章水镇山区基层干部老龄化、后备干部储备不足情况加剧,高山村面临着老年干部返岗和后继无人的窘境,注入“新鲜血液”是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
自2022年9月起,章水镇立足自身实际大胆尝试,创新性推出“高山共富雏鹰人才”计划,通过精准选育管用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事共富项目执行、日常事务管理、社会基层治理等工作的“高山共富雏鹰人才”,有效拓宽村级后备培养链。
“雏鹰”引育 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小闻,今天第一天到岗,你先帮忙整理一下村庄史料吧!顺便可以了解一下我们村。”00后应届毕业生闻轶男刚到岗首日,就被童皎村党支部书记周海泽分配了工作。
闻轶男在村干部指导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海曙区委组织部供图
将繁杂的史料在电脑上编辑成村庄人文介绍,可难不倒这位艺术系出身的“剧本编辑”。不出半小时,闻轶男的电脑操作水平和文字功底就获得村干部们的一致肯定,周海泽的内心更是因为得了“宝藏人才”乐开了花。
当人们问及闻轶男为何放弃大城市发展机会,义无反顾走进大山时,她自豪地说:“宁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章水镇是我土生土长的家乡,能为家乡贡献一分微薄之力,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呢!”她还表示,乡村也有乡村的妙处,童皎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配合现在推进的小皎溪整治工程,未来定会是四明山又一处文化旅游胜地。
来自宁波慈溪的励晨露也是2023年“高山共富雏鹰人才”之一,作为新生力量,她最终被安排到了章水镇杜岙村工作,将助力杜岙村全力打造农旅融合的示范型“共富工坊”。“来之前有担心过,会不会不适应山里的工作环境,结果到岗第一天这个念头就消散了。”励晨露指了指身后的咖啡馆玩笑道,这座咖啡馆就是杜岙村的“共富工坊”,正好自己也爱喝咖啡,可谓兴趣相投。杜岙村依山傍水,每逢假期就有许多游客进山游玩,累了就到“共富工坊”点几杯咖啡,而自己除了负责日常村务外,也需要和村干部一起助力“共富工坊”,帮销村内老百姓的农副产品。
目前,章水镇辖区内12个行政村已配有“高山共富雏鹰人才”,弥补了村干部老龄化后的“短板”。未来,根据行政村所需,章水镇也将继续根据“高山共富雏鹰人才”计划,面向社会广招年轻人才。
“雏鹰”起飞 典型帮带薪火相传
“小刘,你现在已经是一位合格的专职网格员了!”日前,在章水镇蜜岩村内,前一任村专职网格员应定昌正式完成与徒弟刘青青的交接班。刘青青是第一批入职的“高山共富雏鹰人才”,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她拜村干部应定昌为师,从早忙到晚,走户串巷了解蜜岩村每个网格、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成了她的日常。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即便大半夜需要自己,刘青青也会赶到村内,尽到自己的责任。
刘青青正在工作。海曙区委组织部供图
“蜜岩村共有950名常住村民,其中重点关注人群就有十余人……”相比于应定昌第一印象,现在的刘青青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很多时候只要一报名字,她就能知道村民具体的住址、家庭、身体情况。
除了刘青青外,2022年首招的5名“雏鹰人才”自入职以来,综合表现都获得镇、村两级高度评价。“正因为第一年的成功,我们才更有信心组织第二年的扩招,今年报考人员更是多了来自慈溪、余姚、奉化等周边县市区的青年。”章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山共富雏鹰人才”入职后,会按照“精准分配+按需定岗”原则,建立“名师帮带-农创实践-项目攻坚-考核评价”四位一体培养链条进行培养,目的就是着力打造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乡村年轻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聚焦保障 涵养乡村人才生态
一边是高山村老龄化加剧,一边是接班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这是全国各地乡村面临的普遍现象,章水镇也不例外,青年人才回流刻不容缓。
为探寻“年轻血液”紧缺解法,2022年,章水镇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性推出“高山共富雏鹰人才”计划,鼓励更多社会层面的优质青年人才走进大山。章水镇根据《高山共富雏鹰人才管理考核办法》,对聘用后的人才管理和薪酬待遇进行全面核定,另发高山补贴和村落兼岗补贴0.7万元至4万元不等,解决了青年人才在山区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村级岗位上历练后,“雏鹰”综合能力提升,实现向“雄鹰”蝶变。
章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章水镇计划依托“共富工坊”“甬爱E家”“青年之家”等阵地辐射带动作用,为入职的雏鹰人才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交友交流、创新创业的平台,逐步完善围绕雏鹰人才居住、交友、学习、娱乐等全方位服务保障,让他们安心创业、实心干事、开心工作。(张昊桦、史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