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在一线 看新春|浙江义乌:“世界超市”创牌忙

方彭依梦
2024年03月28日14:41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阳春三月,户外春光明媚,室内暖意融融。

这不,刚到九点,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里就热火朝天忙碌起来。

“你好,请问这家店铺往哪边走?”来自中东的采购商扎拉卡特在一家店铺门前询问,他一早便来到这里,逛了半个小时已经有所收获——订购了货值近20万元的电子产品。

外国客商正在选购商品。吴峰宇摄

外国客商正在选购商品。吴峰宇摄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国际商贸城被誉为“世界超市”,这里也是我国外贸的重要窗口之一。2023年以来,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义乌国际商贸城却是屡屡破局,逆势上扬。这是如何做到的?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的一家名为“翰林时光”的钟表店,装饰挂钟、电子钟、卡通闹钟、翻页钟……款式各异的钟表琳琅满目。

“我们是1998年进入钟表行业的,那时候在春江路钟表一条街那边,做的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客户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做什么。”经过长期的摸索后,店主骆金碧发现,品牌化是未来的方向。于是在2012年,她和丈夫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翰林时光”。

经过长期摸索,骆金碧有了自己的品牌。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经过长期摸索,骆金碧有了自己的品牌。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这些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口碑,他们的产品远销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并在巴西、墨西哥、印尼、韩国等国家设立了代理。“今年我们也会积极去海外参展。”刚从韩国参展回来的骆金碧兴奋地说,“义乌市商城集团鼓励商户们带着品牌出海参展,我们也想多出去看看,一是结识新客户,二是及时了解海外市场需求。”

和骆金碧一样选择主动出击,在转型中创新品牌建设的,还有在义乌做五金工具生意的陈燕贞。

“你们家的产品设计新颖,看上去很不错,能否谈一谈我们国家的代理合作?”下午两点多,三位巴西的客商走进国际商贸城二区五楼一家名为“FINDER”的五金工具店铺,只见店铺内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手动、电动工具,工具上统一的“FINDER”logo格外醒目。三位客商此行的目的是,拿下代理合作。

“没问题,我们坐下来聊!”面对来客,陈燕贞非常惊喜。作为“FINDER”品牌的创始人,她表示今年海外市场拓展的重心之一就是南美。倘若双方顺利达成合作,她便能够让品牌在全球化布局中再落关键一子。

陈燕贞(左三)正与客商面对面洽谈。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陈燕贞(左三)正与客商面对面洽谈。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创业22年,从卖一把螺丝刀开始,产品好、服务优一直是陈燕贞面向全球“吆喝”的底气。自2005年注册创立了自主品牌“FINDER”后,她的底气更足了。

“起初我们只是中间商,面对市场内的同质化竞争,非常容易流失客户。现在有了自己的牌子,产品附加值也进一步提升。”如今,陈燕贞有了自己的专业团队,且每年都会赴国外进行市场调研,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销售。

这些年来,通过不断走出去,陈燕贞的产品已经远销非洲、中东、南美市场。目前,她已经注册了10多个商标,且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品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们以此为契机,将目光投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其中非洲市场就占到了60%。”陈燕贞介绍,过两天她就要去中亚的几个国家看看市场,寻找合作机会。

陈燕贞的品牌化之路,也是义乌市场品牌出海的一个缩影。2023年9月,义乌向全球发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计划。

“通过线上出海、宣传出海、样品出海、现货出海、渠道出海五大模式,集合一批有意愿、适合出海的商家‘抱团出海’,推动义乌的‘一盘好货’更好地走出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海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颖介绍。

海外分市场(Yiwu Market)为经营户搭建海外销售平台,方便其走出去自主开拓海外生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海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海外分市场(Yiwu Market)为经营户搭建海外销售平台,方便其“走出去”自主开拓海外生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海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如今,“品牌出海”已逐渐替代早期的“产品出海”模式,成为义乌市场中每位经营户的新共识。

“我父亲年轻时是一名修伞匠,是他鼓励我来义乌做生意的。”最开始只是做代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外国客商越来越多,张吉英逐渐意识到建立国际品牌标识的重要性,“没有自己的品牌就没有话语权,品牌是我们做生意的底气。”

2003年,张吉英成立了一家公司,起名为“星宝伞业”,正式转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路线。2013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张吉英又去国外注册了商标,为抢占中高端市场做好准备。

“过去,雨伞只是用来遮风挡雨的工具,现在它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单品。”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的店铺里,展示着五颜六色、风格各异的雨伞,每把伞上都挂有一张印有张吉英简笔肖像画的标签。

“这是我们的品牌形象RST(Real Star),也是我的个人IP。”张吉英介绍,目前,公司日均向全球卖出7000多把伞,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把伞上都挂有一张印有张吉英简笔肖像画的标签。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每把伞上都挂有一张印有张吉英简笔肖像画的标签。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来,试试这把伞。”当张吉英将巴掌大小的新产品放到采购商手中时,引来一声惊呼——“真的很轻!”

据介绍,这款重约100克的超轻雨伞主要面向日本市场销售。“非常轻便,甚至可以放进外套口袋。”张吉英表示,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雨伞的款式、花色和包装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设计。

目前,星宝伞业自主设计的产品超3000种,专利和版权1000余个。“不论是碎花图案的小清新风格,还是简约优雅的绅士风格,只要外国客商到我们的店铺,基本都能找到一把合心意的雨伞。”张吉英说,“前段时间我去韩国首尔参展,休息时间去了当地的南大门市场和东大门市场逛了逛,惊喜地发现好几家店铺摆满了我们品牌的雨伞,非常开心、骄傲。”

外国客商在张吉英的店铺采购商品。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外国客商在张吉英的店铺选购商品。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印有张吉英肖像画的品牌logo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张吉英和星宝伞业。如今,凭着一段AI视频,不少外国客商专程来到义乌寻找“外语达人”张吉英买货。

“你好”“Bonjour”“Hola”……AI视频中,张吉英用中、英、法、西、阿、日等语言流利地介绍自家的新产品。

“老板你太厉害了,竟然会讲这么多种语言!”

“我不会说外语,这是用了‘魔法’!”

2023年10月22日,第29届义博会的第二天,义乌发布了全球首个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以及全新升级的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张吉英所说的“魔法”指的就是该平台上的“AI数字老板娘”功能。

AI视频中的张吉英张吉英熟练地使用多国语言介绍自家产品。义乌市商城集团大数据公司供图

AI视频中的张吉英熟练地使用多国语言介绍自家产品。义乌市商城集团大数据公司供图

“如果我想介绍自家店铺,只需要拍一段中文视频上传到Chinagoods平台,就能一键自动转换成36国语言,特别好用!”张吉英介绍,后台还会根据说话人的发音习惯来调整嘴型,让呈现效果更加逼真。

“近年来,通过Chinagoods平台的数字化场景,我们帮助义乌市场的经营户将生意从线下搬到线上。”义乌市商城集团大数据公司总经理赵炜介绍,“2023年,随着AI取得突破性发展,我们对Chinagoods平台进行了迭代升级,旨在为商户提供更多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创类产品,用AI帮经营户做全球贸易。”

“AI视频发布后不仅吸引了大批新客户找上门来下订单,还有不少很久没联络的老客户也给我发来微信,询问新产品。”张吉英笑着翻看微信聊天记录,“之后我还想借助‘AI数字老板娘’进行全天的多语种直播,不仅不受器材和场地的限制,也能找到更多的市场机会。”

离开张吉英的店铺时,AI视频依旧在门前的广告屏上循环播放着,它像一扇透视世界的窗,也像一只伸向世界的手。

记者手记:

春意渐浓,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外国客商们正穿梭于各个店铺间,谈生意、下订单;经营户们则风风火火,积极备货。

商贸城内五金工具、美妆、伞具等经营户普遍反映,龙年开市一个多月来,忙碌是常态。每天要接待好几拨外国客商,订单多了,金额也变大了。

2023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5660.5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005.7亿元,同比增长16.0%。外贸亮眼“成绩单”折射出义乌市场的活力和中小商户的韧性。有经营户反馈,大家对于今年的预期普遍向好,充满期待。

小商品,大市场,新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经营户有了自己的品牌,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参与“品牌出海”计划,拓展“买卖全球”通路。此外,为了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需求,义乌市场的经营户们更是主动求变,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这不仅让他们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更深刻地改变着他们的经营模式。

如果你问,“世界超市”为何人气越来越旺?不妨来这儿逛一逛。

(责编:方彭依梦、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钱塘春潮逐浪高 浙江奋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窗口”,202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82553亿元、增长6%,以占全国1.1%的土地、4.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5%的生产总值,展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实干担当。 3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浙江专场活动中,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表示,浙江将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在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经济大省”浙江向“新”而行
  一年之际在于春。 行走在之江大地上,处处一派实干争春的气象:“未来工厂”内,多种机器人正互相配合、不停忙碌着;联合实验室里,高校与企业研发人员正聚焦产业发展难题,刻苦攻关;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内,上下游企业紧密配合,加紧产出…… 2024年以来,浙江聚焦“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关键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改开”新动能、打开“稳进立”新局面,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 推进新一轮“5年5000名”选调计划;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大力引进博士后,各类人才计划、科技项目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3月21日,浙江省新闻办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