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的突围
推动城乡双向奔赴 衢州探索“邻礼供销”创新模式
“扁担精神”曾经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代名词。时代变迁,网络代替了扁担,网店代替了柜台,供销社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城乡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一根“扁担”将两者连接起来。于是,供销社的原有功能被重新唤醒。衢州市供销社推出的“邻礼供销”便是推动城乡双向奔赴的一种创新探索。
3月27日一大早,“邻礼供销”荷花网点内已挤满了前来采购的居民。文菁一边忙着介绍农产品,一边开心地和居民们聊着家常。当了十多年网格员的她,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邻礼供销”网点的供销员。“我特别喜欢我们那句标语——一头连农村,一头连社区。我们这一个个小小的空间,凝结了农人的汗水,也汇聚了社区的温情,希望‘邻礼供销’是一张幸福的网,用温情编织出城乡情谊。”文菁说。
目前“邻礼供销”已在衢州柯城区、衢江区的5个街道8个社区开设了13个网点,共招募近30名“新时代供销员”,文菁是其中一位。
何为“邻礼供销”?衢州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周群丽解释:这是一个定位于“助农+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联结城乡发展的现代流通模式,“以邻为伴,礼结城乡”,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
一根“老扁担”:连接乡村土特产和城市新需求
说到“邻礼供销”模式,不得不提前些年就运行的“供富大篷车”。“供富大篷车”以“供销跑村”形式走进乡村,着力破解偏远山区群众“买难、卖难、致富难”问题,彰显新时代供销社“扁担”精神。
“等蔬菜成熟了,‘供富大篷车’就会来村里收购,村集体又多了一笔收入。”在衢州开化县桐村镇王畈村的蔬菜基地,村党支部书记谢有珍看着一垄垄长势良好的蔬菜,开心极了。
王畈村地处偏远,农产品难找销路。2022年,开化开通流动“供富大篷车”线路,上门收购村民农产品。从2023年开始,开化供销社与农合联会员单位浙江某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合作,升级订单式“供富大篷车”服务,与王畈村等15个村集体签订蔬菜购销协议。“签了协议之后,村集体就流转了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今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谢有珍说,“‘供富大篷车’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2024年春节前夕,衢州龙游县供销社6辆“供富大篷车”深入15个乡镇(街道),收购优质农产品销往城市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把新鲜农产品带回家。龙游农苑竹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庆丰对此深有感触:“供销社推广‘供富大篷车’服务,不但帮村民增收致富,还方便了社区居民‘零距离’购买到健康美味的农产品。”
目前,衢州全市活跃在城乡之间的“供富大篷车”共有39辆,覆盖80个乡镇858个行政村,源源不断地把乡村的土特产销往城市。当年供销社的“老扁担”变成了“供富大篷车”,曾经的城市商品下乡变成了乡村土特产进城。
“‘邻礼供销’模式背后是城市绿色消费需求的拉动,城乡之间的资源反向流动趋势,正是供销社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周群丽认为,“邻礼供销”模式是重新擦亮供销社这块国字号招牌顺势而为的探索。
透过“邻礼供销”模式的顶层设计,也不难看出其雄心:立足“一个社区一个助农惠民服务点”,着手打造了门店、小程序、社群、市集等线上线下多渠道的便民服务矩阵。聚焦“衢州味道”“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以衢州周边农业基地为主,辐射浙江山区26县,实现“田间6小时直达餐桌”,帮助优质农产品出山,并推出一系列爆款,为中小农业基地带来稳定销售渠道。
由“邻礼供销”策划在杭州举办的春节年货节上,“江山乌骨鸡+衢江石斛”礼盒14天销售438份,“龙行大运”文创年货礼盒得到杭衢两地好评,春节期间销售1000多份。
一根“新扁担”:连接生活必需与邻里和谐
在采访中,周群丽反复提到“嵌入式”和“第三空间”两个概念。“从空间上看,利用社区闲置场地,打造居民随时采购绿色食材的身边供销社;从内容上看,将社区多种服务场景融入网点,成为给居民提供增值服务的温馨港湾。”周群丽说,理想中的“邻礼供销”就是要突出“邻”和“礼”,将满足生活必需的消费场景和创设和谐邻里的治理场景有机连接起来。
通过与发改、住建、民政、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等多方共建方式,由供销社统筹改造小区的闲置或低效空间,以免费或低租金的方式交给运营公司。柯城区荷花街道荷东苑社区、信安街道斗潭社区等地的“37驿站”嵌入了“邻礼供销”服务。“邻礼供销”以“嵌入式”服务与未来社区融合,打造“嵌入式”共富场景,是未来社区创建的特色加分项。杨浦未来社区、彩虹未来社区等对小区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后设立了网点,实现资产增值。
“新时代供销员”岗位的设立,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由街道、社区推荐人选,筛选出认可供销社、熟悉农产品的社区居民作为专、兼职“新时代供销员”。同时,从社区的兼职网格员,如楼道长、志愿服务者中发展一批“供小二”,培育推销农产品、组织活动、社区治理的“小能手”。这一做法也带动了“4050”人员在家门口就业,专、兼职供销员,月均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
通过打造“一店多能”运营模式,让更多服务项目嵌入其中。家电清洗、家政保洁、文化教育、老年护理等项目,填补了社区服务的空白。柯城区白云街道白云社区立足社区治理经济联合社的功能定位,率先与衢州市供销社联动合作,让“邻礼供销”网点成为融“生鲜零售+社区团购+便民服务+邻里文化”于一体的新零售终端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的“第三空间”。该网点已开展邻里市集、基地游等活动30余场,吸引6000多位居民参加。春节前,巡回举办7场年货节。
白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清林深有感触地说:“社区是基层治理和服务居民的前哨阵地,起到承上启下、凝聚资源的枢纽作用。‘邻礼供销’将乡村农人、本地商户、小区居民、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凝聚起来,不断拓展‘事业共同体’范畴,吸纳更多社区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一根“金扁担”:连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让合作的几方各谋所需、合作共赢,形成一套创新机制,让‘邻礼供销’模式可持续,才能达到带动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衢州市供销社下属的衢州某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巫伟认为,要让“政府有为”转化为“市场有效”,关键在于思路的拓宽。
成立于2003年的该公司一直处在收租模式,近两年开始探索社区经济新模式。2023年,在省供销社的帮助下,引进专业运营团队。首个合作运营的是“邻礼供销”白云社区网点,经过不到半年努力,该网点就达到了盈亏平衡。以此为基础,双方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孵化本土团队,总结形成了一套“邻礼供销”的独特盈利模式和运营体系。社区服务网点在短时间内扩面,也验证了这套运营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方介入的连锁运营,大大提高了‘邻礼供销’服务品牌的稳定性。”巫伟介绍,“邻礼供销”开业门店平均3个月实现盈利,目前已整体盈亏平衡。助农增收、服务居民,显示出了“供销社”这块金字招牌在新时代城市社区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力。
“城市零售市场竞争激烈,作为一个新主体进入社区,‘首店效应’的热闹过后,增强供应端与消费端之间的黏性,是考验‘邻礼供销’能否持久长效的重中之重。”巫伟介绍,他们在建立优质、稳定的供应链和品牌建设上下足了功夫。通过举办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溯源活动,让居民了解网点商品的安全性;通过举办“共富邻里节”,辐射覆盖本地各类特色商户,让居民享受到“一站式采购”服务。
将大数据手段运用于“邻礼供销”运营中,通过整合“三民工程”基础数据,开展社区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等多维度数据分析,为“邻礼供销”布点规划提供指导。同时,通过分析网点营收和结构数据,完善点位运营策略。
据了解,目前“邻礼供销”已与衢州社区数字化平台“邻礼通”相融合,把“邻礼供销”小程序作为社区的特色应用服务,为“邻礼供销”网点运营做好线上引流。
漫漫探索路,“邻礼供销”在不断寻找突破的新路径。周群丽介绍,接下去在继续扩面的同时,将与各街道的强社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强社公司以场地资源入股,获取分红收益,进一步完善共富联合体模式。“邻礼供销”运营公司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增值扩股,供销社占股不少于51%,深化与运营团队合作,试行超额利润与运营团队、街道社区等分享的激励机制,以进一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以城带乡走向共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