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小站点 大作用

浙江余姚:“乡村振兴助力站”赋能共同富裕

2024年06月19日10:34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近日,在浙江省余姚市牟山镇人大乡村振兴助力站,余姚市人大代表化身“带货主播”,通过共富直播间在线为广大网友推介特色农产品,带动当地农产品“出圈”。

近年来,余姚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在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站点——乡村振兴助力站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家机关“三农”重点工作下沉的主要平台和人大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工作前沿。

平台聚力,助推乡村“三支队伍”建设

“乡村全面振兴为青年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我们要抓住这个风口,发挥青年人创新思维的优势特长,在成就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在牟山镇乡村振兴助力站创业青年经验分享会上,宁波市人大代表毛柯翔鼓励返乡青年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实践。

2023年建成的牟山镇人大乡村振兴助力站,充分发挥驻站代表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针对农创客、职业农民现实需求,定期组织开展农创经验分享会、农业技术培训、“三农”政策宣讲、主题咨询接待等活动,持续助力打造农创客、“新农人”为主的高素质农业队伍,为农业“三支队伍”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在助力站人大智囊团的精准指导下,牟山镇的青年农创客、新农人们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赢”。一年来,依托乡村振兴助力站,开展农业技术培训7场,培训200余人次,帮扶返乡青年成功创办户外露营基地、湖心岛咖啡馆、乡村直播间等项目9个,带动周边百余名农民就业增收。

共商共议,实现山区抱团共富

多年来,余姚市梨洲街道山区八村资源资产分散、发展缺少统筹,村集体“囊中羞涩”。2023年,在梨洲街道人大的助力下,该村成立了由山区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的强村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促。

梨洲街道乡村振兴助力站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建“代表促共富”小组,为强村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也监督其运作运营。

在助力站“代表促共富”小组推动下,山区八村有了自己的品牌商标“梨洲众雁”,农产品的开发、加工、包装销售、投资推广运营等有了专业团队的“保驾护航”。在品牌搭建的同时,助力站推动企业代表结对农业代表、企业结对村社,使资源与需求高效对接,真正实现村企联动。

如今,山区八村的乌龙茶、竹笋、油茶、高山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有了“品牌管家”,通过参与分红的形式,与村民共享“共富果实”。

品牌集群,凝聚乡村发展强大合力

余姚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本地“三农”特色,准确把握助力站建设方向,以“一站一品”建设为牵引,打造了牟山镇“青创帮扶”、梨洲街道“山区抱团”、梁弄镇“老区共富”、三七市镇“农事服务”等8个各具特色的人大乡村振兴助力站,逐步形成了具有余姚特色的多元化人大助农工作品牌集群,凝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强大合力。

“有了助力站,农民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宽了,我们也可以聚焦‘三农’发展重难点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助力乡村振兴。”浙江省人大代表黄科威表示。

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时,余姚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助力站“农意征求”“涉农培训”“助农会商”等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点单+接单”等方式,实现了助力站常态化、长效化运行。

据统计,2023年以来,余姚人大围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主题,共开展国家机关进活动25次,参与的各级人大代表超360人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2人次,接待选民群众158人,收集涉农社情民意476条,山区自来水管网维护、美丽乡村品质提升等一批乡村振兴领域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助力站创新打造“乡村共富论坛”,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驻站智囊团等,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共商共议共促,为区域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开展种养殖、无人机操作、电商直播带货等涉农技术培训以及涉农政策宣讲18场,参与代表、群众200余人次,真正让农民群众受益。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助力站建设,持续拓展助力站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三支队伍’作用,推动人大、政府‘三农’核心业务、强农惠农政策等项目化、清单化下沉助力站,进一步厚植履职行权的民意基础,真正打造成人大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余姚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牟宣)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