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交通“动脉”更畅通更安全
丽水青田:三把“金钥匙”解锁交管治理平安密码

近年来,丽水市青田县公安局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聚力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交通安全、畅通、利企三项指数,全力服务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交通堵点、民生热点,我们全力打好‘交通亡人事故压降’攻坚战役,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措施,更好服务群众美好交通出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青田县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说。
安心·提升交通安全指数
“您已连续行车超过4个小时,涉嫌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请立即停车到安全地点休息。”日前,青田交警“侨安行”车辆智控平台发出报警,辖区一辆半挂货车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行为,交警发现情况后及时通过语音提醒,驾驶员张师傅随即选择就近地点休息。
近年来,青田交警创新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交管数据融合,开发重点人、车、路安全分析模型,建立交通事故风险画像、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实现交管风险精准查处。
为进一步优化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青田公安研发上线“侨安行”车辆智控平台,将工程运输车统一纳入平台管理,通过科技手段对驾驶员疲劳驾驶、抽烟、接打电话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和语音提醒。
聚焦提升企业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青田交警组织企业安全负责人、驾驶员建立线上沟通群,常态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交通出行提示、最新交管举措等,为企业提供精准出行引导服务。
“对于交通隐患突出、事故多发、违法频发的企业,我们还组建了宣传服务队送教上门,切实提升重点企业驾驶员交通出行安全意识。”青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教导员叶巧介绍。
顺心·提升道路畅通指数
“现在过马路感觉挺安全的,再也不用担心了。”家住青田县鹤城街道的叶女士对家门口的道路设施改造连连称赞。
青田老城区部分道路存在窄、短、堵等情况。之前,因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交织冲突,擦碰事故多发。
为此,青田交警优化交通组织,持续开展穿村过镇、行人过街等重点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对全县城区道路交通组织规范设计,对新大街、江南大道、石郭等拥堵区域交通组织提出意见建议。2023年以来,青田县完成高湾等城区堵点优化整改,开展新大街、石郭等区域道路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区道路畅通指数。
青田交警还持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更新事故多发路段红绿灯、路灯、标志标线等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清除、修复完善标志标线6200平方米,增加道路隔离护栏300余米,新增停车位1400余个,进一步夯实道路安全基础。
“我们还组织隐患排查小分队对道路开展全面排查,累计排查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600多处。”青田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金小平介绍。
此外,为进一步治理交通乱象,青田交警在主城区常态化开展“僵尸车”、外卖及快递车辆集中整治,2023年以来累计清理“僵尸车”430余辆;推行铁骑警务,常态化开展摩托车道路巡查,及时发现查处违停等行为,推动城区道路交通秩序规范提升。
暖心·提升便民利企指数
“轻点手机,现在方便多了。”近日,青田当地一商超工作人员孙师傅高兴地说。如今,新能源轻微型厢式和封闭货车车主打开手机“交管12123”服务平台,按流程操作,即可足不出户完成货运车辆通行证办理业务。
为保障货运车辆生产、生活需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青田交警全力破解货运车辆进出城区的难点堵点问题,将货运车辆通行证审批纳入网上自助办理,有效减少办理流程,缩短通行证办理时间。同时,积极探索在地图导航功能融入货车禁区电子通行证系统,更好为货车驾驶员提供路线引导服务。
聚焦提升便民利企指数,青田交警进一步延伸车管服务,设立助企专窗,为企业提供业务一窗通办、读秒办件等措施。此外,交警部门还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为辖区800多辆电动自行车提供上门上牌服务。目前,青田设立“家门口”的电动自行车上牌服务点20个,实现商家直接上牌一站式服务。
为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青田交警全面优化占道施工审批流程,加快审批、流转程序,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占道施工审批。同时,选配专人上门服务,对占道施工周期较长、路段里程较多的建设主体开展上门调研,帮助制定完善配套施工方案,确保安全、规范、快速施工。(王豪、郭伶俐、叶林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