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沉睡资源巧盘活 闲置土地再生金

丽水遂昌“水稻+N”轮作促增收

2025年04月15日14:13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一茬稻一季虾,既增产又增收。日前,丽水市遂昌县今年首批小龙虾苗正式投放至新路湾镇大马埠村的稻田里,标志着当地“稻—虾”轮作模式进入新阶段。“1个多月后,我们就能捕捞销售,届时每亩地能增收6000余元。”望着稻田里的小龙虾,养殖户雷利芳难掩兴奋之情。

养殖户正在向稻田投放小龙虾苗。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养殖户正在向稻田投放小龙虾苗。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路湾镇拥有近4200亩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017年,该镇率先探索“稻—油”轮作模式,金黄花海不仅鼓足了农民钱袋子,基地还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油菜花胜地,蹚出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24年,新路湾镇以深化山海协作为契机,与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合作开启“稻—虾”轮作模式,再次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在遂昌,新路湾镇并非个例。连日来,在石练镇白西畈高标准农田里,农户们正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木耳。2024年秋季,石练镇瞄准木耳生长周期短、不耽误春耕的特性,在全县率先发展冬闲田“稻—耳”轮作模式,实现农田全年“不断档”。

农户们正在基地内采摘木耳。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农户们正在基地内采摘木耳。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去年10月至今,木耳已采摘5次,每次可采收3万斤,亩均产值超3.5万元。”石练镇副镇长尹伟锋介绍,他们还探索了贝母、黄精等中药材轮作模式,让原来的“冬闲时”成了新的“农忙期”。

作为典型山区县,遂昌县长期面临耕地资源稀缺、传统单季水稻种植导致土地闲置等难题。为激活“沉睡资源”,当地创新推广“稻—虾”“稻—菌”“稻—药”等多元轮作模式,并配套新品种新技术,复种指数显著提升,亩均增收超7000元,成为加快缩小“三大差距”的新引擎。

北界镇王坞村羊肚菌采收现场。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北界镇王坞村羊肚菌采收现场。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北界镇王坞村,50亩农田也解锁了“致富密码”:两个月前,这里收获了2.5万公斤羊肚菌,而今土地已清空准备种植水稻。“每亩产量在400至500公斤,鲜菌市场价每公斤160元,干菌每公斤18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种植户王春堂介绍,“稻—菌”轮作不仅让亩均效益逼近5万元,还直接带动周边80多名农户就业。

为更好释放“水稻+N”轮作效应,遂昌县农业部门坚持政策“输血”,按照粮油生产政策给予资金补助,鼓励引导广大农户进行多元种植;坚持技术“赋能”,定期组织农业专家下乡开展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从选种、种植到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技术指导;坚持销路“搭桥”,积极搭建多元销售平台,组织农户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让优质农产品大放异彩……得益于此,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5.49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2025年还将实现新突破。

农户正在稻田内插秧。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农户正在稻田内插秧。遂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一季闲’到‘四季忙’,从‘单产田’到‘聚宝盆’,遂昌‘水稻+N’轮作书写了山区县向土地要效益、向创新要未来的生动答卷。下步,我们将围绕‘金色共富发展轴’建设,以中心镇为辐射点,持续探索深化更多轮作组合,努力带动更多村庄参与,为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力支撑。”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玮珺表示。(龚隆淼、郑子雯)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