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看見徑山
杭州徑山村:從貧困村到億元村的蝶變之路

近日,杭州市公布了第一批共富村名單,位於杭州西部的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榜上有名。
二十多年來,得益於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徑山村通過村民共筑、村企協作、村村合作等方式,做大茶產業、做強農文旅,吸引人才,打造未來數字鄉村。線上線下相結合、室內室外相融合,讓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幸福感日益增強。
以創建未來鄉村為契機,這座徑山腳下的村庄,正在打造中國未來鄉村樣本,立志“要被世界看見”,成為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徑山風光。徑山村供圖
村企協作做強茶產業
產業興旺是未來鄉村的核心
4月,徑山茶春茶採茶進入尾聲,今年春茶價格相較去年,單價雖然增長了10%,但依然供不應求。
徑山村是徑山茶的核心產區,然而,曾經由於生產成本高、原產地品牌不突出,徑山村內的徑山茶價格一度低於村外的其他茶企。
“外面這些茶企引入電商、直播等新模式,銷量大了,價格也上去了。我們處於核心產區,但還是用老辦法,徑山茶反而賣不上好價格。”徑山村黨總支書記俞榮華說,“我們意識到,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近年來,該村積極引導組織茶企茶農向茶文化研究學者、權威討教,從零星資料中,還原了南宋點茶的流程,恢復了抹茶制作技藝,恢復了宋代茶宴的禮儀,通過深挖茶文化來增加徑山茶品牌附加值。2019年10月以來,已經有眾多散客和考察隊、觀光團隊在徑山村感受了上述表演與互動體驗。
南宋點茶。徑山村供圖
接下來,徑山村還有一個更大的規劃。2021年8月,徑山村與一企業達成合作,運用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村企共謀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構建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
“我們將整合村裡的3000余畝茶園,打造徑山村原產地品牌,在村裡建一個徑山茶產業園,全面推動茶葉生態種植、精深加工、品牌營銷、茶旅融合發展。”俞榮華說,產業是未來鄉村的支撐,“我們要以村企協作的模式,組建村裡自己的茶葉發展公司,打造引領徑山茶發展的頭部企業,帶動村民共富。以未來鄉村建設為契機,我們爭取到2022年年底實現村民人均收入5萬元。”
農文旅融合打造業態
“過客”變成“顧客”和“住客”
徑山村裡有南宋五山十剎之首、日本茶道之源的徑山寺,原本是不缺人氣的,但此前的徑山村並沒有因此而受益。
2020年徑山寺的人流量達240多萬,但在徑山村駐留的不到10萬人。“這10萬人在村裡的消費也很少,對我們村來說,只是過客。”俞榮華一直在思考,怎麼把“過客”變成村裡的“顧客”和“住客”。
為此,徑山村做了兩件事:揚長處、補短板。
該村將村內的70多家農家樂、10多家民宿進行了重新整合,劃分等級,標准化運營。該村一民宿老板娘劉香很快跟上村裡發展農文旅的思路,把村子的資源都“挖”了個遍:春天帶著客人採茶摘野草莓,夏天摸螺螄看螢火虫,秋天走古道看花海,冬天賞雪祈福。“不僅節假日游客爆滿,平常也不愁客源。”劉香說。
徑山村不缺吃、住場所,但缺大人孩子都可以“玩耍”的“綜合體”,轉折點很快來了。2021年年底,農文旅項目“徑靈子樂園”動工了,並在2022年“五一”試營業。
“來玩的親子家庭特別多,小朋友可以玩滑滑梯、蹦床,還可以喂養小動物,大人可以釣魚、燒烤、露營、喝咖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樂子。”俞榮華笑著說,游客願意在村裡停留,就會拉長吃飯、住宿的旅游鏈條,給村民帶去收入。
嘗到了農文旅融合的甜頭,徑山村正在規劃更多的打卡點:國家級非遺徑山茶宴進行活態展示,成為了游客可以體驗的項目﹔開展一日茶農的親子研學,讓游客體驗採茶炒茶的樂趣﹔利用村裡閑置農房打造12工坊,布局了茶筅、茶食、茶服、茶器等與茶相關的業態。游客除了能品嘗到獨特的徑山茶外,還能參與採茶、制茶等茶事活動,體驗宋代點茶,學習徑山茶道,感受徑山茶文化的魅力。
發展與茶相關的農文旅項目。徑山村供圖
以茶為媒,徑山村聯合周圍雙溪村等其他四個村成立了共同富裕鄉村新社區。俞榮華說:“我們5個村將借助茶文化,豐富鄉村旅游的內容,目前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今年的村集體收入目標是達到300萬元。”
歸鄉人、新鄉人、返鄉人都來了
為徑山茶產業注入了新動力
2021年,徑山村組建了余杭區第一個在民政部門注冊的村級鄉賢聯誼會,並與余杭區慈善總會合作設立徑山村鄉賢共富慈善基金。在2022年3月6日的啟動儀式上,40余位鄉賢認領捐助資金達到555萬元,這群“歸鄉人”表示,要將基金用於徑山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公益慈善、生態保護等事項。
在募集活動前,鄉賢聯誼會會長樓淼龍還自掏腰包50萬元,用於徑山村的生物多樣性調查。這吸引了一群致力於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工作的“新鄉人”來到徑山村,他們對村裡獸類、鳥類、植物等做了全面系統的調查。“我們才知道,村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被稱為‘夢蘭花’的罕見植物球果假沙晶蘭。”俞榮華頗感驚喜,“知道了村裡還擁有稀罕資源,讓我們在農文旅產業競爭上有了個性化、差異化的優勢。”
該村利用調查所得的生物標本,在徑山村游客服務中心設立了“標本博物館”,成為了徑山村新的旅游景點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這是徑山村發展農文旅的又一個儲備資源。
在“歸鄉人”和“新鄉人”到來之前,徑山村已經迎來了一批“返鄉人”。土生土長的徑山村人馬寬留學歸來后回村創業,如今他已受聘徑山村下屬旅游公司當負責人,連續舉辦了2屆的“禪村喫茶節”便是由該公司團隊籌劃和落地的。三個月裡,徑山村客流量增長了近萬人次,村集體經濟增長20余萬元,帶動村民增收超150萬元。
數字駕駛艙線上線下融合
以數智之力繪就共富藍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給徑山村帶來了人氣和活力,也給徑山茶產業注入了新動力,從賣茶葉到弘揚茶文化,從發展旅游產業到發展農文旅產業,從“論斤賣”到“論杯賣”,徑山茶這片“綠葉子”成為了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推動茶農共同富裕的“金葉子”。
2021年一斤徑山茶均價賣到了1000元以上,總產值超億元,很多茶農都住進了鄉村別墅。
在被選上浙江第一批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之后,俞榮華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村裡設置了包括未來鄰裡、未來文化、未來產業、未來低碳在內的9大場景,打造數字駕駛艙,讓游客和村民都能通過數字鄉村滿足需求。”
游客沒地方停車,但村民自家院子空著,徑山村打造的數字駕駛艙將這兩個需求連起來了。“游客打開‘雲上徑山’小程序,就能看到哪戶村民家門口停車位空著,跟著導航走就能找到。村民適當收點停車費,坐在家裡收錢,兩全其美。”俞榮華介紹。
通過“雲上徑山”小程序,游客還可以預定民宿、餐飲等服務。“游客第一次來不知道哪家農家菜好吃,可以點進去看看評價。”俞榮華說,村民自家的番薯干、多味筍干、牛軋糖還上架了小程序裡的線上商城,實現了“吃、住、行、游、購、娛”全面呈現的智服務。
通過數字駕駛艙,基層治理有了更高效的方法。“村民年紀大了不方便出門辦老年卡,隻要線上提交身份証、戶口本,我們就能給他辦好﹔獨居老人每天正常開門進出的,如果哪一天沒出門,就會線上報警,我們就去他家裡看看情況,防止有啥意外……”俞榮華說,火警、水位上升,這些異常的現象都能通過數字駕駛艙實現預警。
俞榮華表示,數字鄉村是未來鄉村建設的一部分,根據未來鄉村建設要求,徑山村將進一步通過數字化改革,迭代升級數智田園,開辟線上傳播空間,引進更多農文旅項目,以數智之力繪就共富藍圖。(汪玲、谷秋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嘉興:打響“十大百日攻堅行動” 全力穩住經濟大盤
- 近日,嘉興研究制定了經濟穩進提質“十大百日攻堅行動”方案,圍繞助企幫扶、雙招雙引、項目推進、暢通循環、穩外貿、提振消費、騰籠換鳥、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除險保安、優化營商環境等主題開展“百日攻堅”行動,進一步提振精神、堅定信心、主動作為,全力穩住經濟大盤。 一串數字,表明了嘉興穩經濟促提升的決心:上半年,為企業減負2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25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增長10%、力爭12%﹔外貿出口同比增長1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力爭達到3%以上﹔力爭整治高耗低效企業1000家以上…… 2022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態勢明顯,實體經濟承壓嚴重,助企紓困成了各地工作的一大重心。為此,嘉興將從6月初到9月底,集中開展“助企幫扶百日攻堅行動”,一方面,以真金白銀加真招實招推動減稅、降費、補助、減租、貼息等“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另一方面,通過深化制造業百強企業一對一幫扶機制、開設“我為企業解難題”窗口等舉措,實現精准幫扶,及時解決企業訴求。…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