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杭州余杭:释放创业创新活力 推动乡村振兴

秦文
2021年11月09日11:00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重要命题。今年8月19日,杭州市余杭区实施“西部富美”行动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举行,在余杭西部五镇乡土大地上吹响了“乡村振兴促共富”的冲锋号。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号声之下,无数新农人、农创客、企业家乘势而上、创业创新的身影纷纷涌现。

乡村振兴是张“大蓝图”。余杭区鸬鸟镇山沟沟村的施爱琴心里想的是如何让乡村不再衰落下去,“乡村需要人来,需要有人回来。”

坐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远近闻名的山沟沟景区,山沟沟村本应不缺人来。十几年前,遍地开花的农家乐让村里一时热闹无几。然而好景不长,粗放式经营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服务同质化、恶性竞争、生态环境破坏……2017年,山沟沟村作为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试点,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环境整治提升、民宿农家乐规范经营、打造多元化旅游模式。

在政府的号召下,施爱琴将自家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了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高端民宿“竹与墅”,同时经营起了自主品牌的伴手礼。带动村民就业、推广家乡特产、以高品质服务助力山沟沟村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施爱琴的“竹与墅”先后荣获“余杭区精品民宿”“余杭区示范民宿”“余杭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今年我们店的整体入住率约70%,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工作日期间也会有城里的企业来这里远程办公。”

“竹与墅”民宿。受访者供图

不仅是“竹与墅”,山沟沟村的115家民宿、农家乐都经营得有声有色,今年春节期间,接待了超过10万游客参与当地的“山沟沟里过大年”活动。人来人往,村子里焕发出不同以往的活力,真正实现了不再“缺人”。

热闹的也不仅是山沟沟村。山下的前庄村,一棵百年银杏树成了城市游客的新晋打卡点。老树的“走红”,离不开一家小有名气的民宿——“无它心舍”。“我们在每个项目的调研期间,都会去挖掘一些当地特色,将其与‘无它心舍’的品牌文化相结合。”“无它心舍”主理人余永琼表示,“无它心舍”(鸬鸟店)是他们公司在杭州区域开的第5家民宿,通过推广与引流,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入村下乡、拍照打卡,目前已成为杭州多家大型企业的定点团建地,“我们希望以民宿发展作为载体,吸引城里人下乡、农村人返乡,汇聚一批乡村建设人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成为推动逆城镇化的一股力量。”

“无它心舍”民宿。人民网 秦文摄

据了解,余杭区目前共有700余家民宿和农家乐,其中超过80%集中在西部五镇。“百村百园百宿”是此次“西部富美”行动中的10个高质量发展项目之一,旨在聚焦百村经济发展、百园农业提升、百家民宿(农家乐)精品打造。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建中表示,要在充分发挥余杭西部五镇生态优势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政策引导经营户提升民宿(农家乐)的档次和品质,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除了提供餐饮、住宿、特产销售外,乡村民宿的经营还可以更加多元化。在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因自小对传统茶艺文化的熟悉与喜爱,“茶二代”章红艳五年前放弃城里的工作,返乡创办了一家以传播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五峰山房。民宿内设施完善,集休闲旅游和产业发展于一体。400平方米的茶空间可容纳50余人开展培训等活动。民宿外配有100余亩的茶园,可供游客观赏及体验采茶、制茶、点茶等传统禅茶技艺。创业过程中,章红艳带领村民线上销售当地农产品和自家茶叶,还通过网课将径山的禅茶文化发扬光大。

径山茶园。余杭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径山村禅茶文化历史悠久,当地盛产的径山茶已有1200多年历史。同样是村里的“茶二代”,周颖在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起茶叶生产、质量管理和销售的工作,其间还专门去了浙大茶学系进修。在2018年第十八届中国茶圣节上,她凭借茶艺展示方面的优异技巧,收获了“最美茶仙子”的称号。之后,周颖着手建立了“径山茶仙子”团队并定期开展径山禅茶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宣传活动,“我们的表演和宣传面向游客以及本地村民,通过茶道表演和传统文化知识讲解让大家能清晰了解到径山本土的禅茶文化。”在大力推广径山茶、禅茶文化的同时,周颖还不断追求创新。2019年,她与中国茶叶加工研究所合作研发出的“径山花香红茶”,获得诸多好评,该项技术也被杭州市列为科技入库项目。

大径山下,一片片茶园绿意盎然。这里,像章红艳、周颖这样的茶文化传播使者还有很多。在余杭区近两年的大力发展下,径山茶在茶叶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茶旅融合等方面收效斐然。2020年,径山茶品牌价值超过25亿元,产业园主导产业产值达47.91亿元,带动3.7万人增收致富。拥有国外求学经历和大城市工作经验的“80后”农创客马宽也回到了家乡自己创业,他还肩负起径山村下属一家旅游公司的运营管理工作。利用旅游公司这一平台,马宽和团队整合村里的闲置资源,对民食民宿进行统一运营;成立巧娘团,让径山特色美食走向市场;组织各种活动和表演,宣传茶文化;打造径山村旅游IP形象“径灵子”……多措并举,径山村旅游产业不断向阳发展。今年国庆假期,径山村举办了禅村第二届喫茶节,超过5万名游客参加了活动。

禅村第二届喫茶节。受访者供图

“我们成功打造了三大精品旅游路线和采茶季研学、喫茶节等多项旅游活动,同时围绕径灵子、禅茶文化及茶产业开发了超过30多类文创产品,今年旅游公司的经营性收入已超过200万元。”在马宽眼里,如今的径山村,环境在变美,经济越来越活,年轻人回村的身影逐渐增加,村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跟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的村民。

5年前,青山村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村民靠传统毛竹、苗木种植为生。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和除草剂,村中的龙坞水库一度受到污染。后来,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相关企业和当地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村耗时三年将水质恢复为一类。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生态扶贫”的独特模式在青山村应运而生。如今的青山村,一座融设计图书馆远近闻名,30多位设计师扎根于此,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专注于自然教育的青山自然学校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主动参与学校活动的村民越来越多;加入“自然好邻居”计划的村民统一践行起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和经营方式;各种文创、环保相关的新型产业项目也纷纷落地。去年12月7日,青山村举行新村民入村礼,张海江等50余人正式加入了青山村大家庭。

夜幕下的青山村足球场,一场村民足球赛正在进行。人民网 秦文摄

在余杭西部的青山秀水间,像张海江、施爱琴这样的创新创业者,正不断激发乡村活力、助推乡村振兴。余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实施“西部富美”行动,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创新载体、发展创新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让余杭西部成为创新发展的新蓝海。

(责编:秦文、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