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店:舊時光裡的時髦生意

“中古是指至少有15年歷史,在所有二手貨裡面精心挑選而出,值得收藏、購買的物件。它們往往帶有鮮明的時代風格。中古可以細分為古著(即真正有年代感且已不再生產的服飾)、中古包、中古玩具等。中古店則是專門售賣這些物件的店鋪。”2019年,趙芝芝在椒江開了台州首家中古店。
自那之后,不斷有中古店在台州落地生根,吸引眾多年輕人的光顧。
舊時光裡的新商機
從“一見鐘情”到“以此為業”,是多數中古店店主的創業經歷的概括。
趙芝芝在高中時就接觸到了中古。“我愛中古的獨特性和稀缺性,更為好感的地方在於它的環保。”趙芝芝說,最初,她也買過不少打著中古名號的洋垃圾,洗不掉的難聞氣味常常讓她犯惡心,后來到日本學畫的過程中,才見識到真正意義上的古著,“購買中古”成為她的生活方式。
2019年年末,趙芝芝將自己多年累積的中古產品集中整理展示。繼而,一家名為昭和小芝的中古店就此誕生。
“驚艷、對味、美麗。”這是李佳婷首次接觸古著時的直觀感受。提起古著,中古店店主的李佳婷有說不完的話,古著的設計樣式帶有濃厚的時代印記,或鮮艷大膽的配色,或別出心裁的版型,或難以復制的工藝……這些明顯區別於現在服裝的特點讓人痴迷不已。
從古著到包包再到首飾,隨著對中古物品越來越深入的了解,李佳婷與閨蜜張馨心一起將愛好變成了事業,先是做了三年的線上生意,而后在椒江海龍路開了中古實體店100%vintage。
“實體店能給顧客更好的購物體驗感,也能增強彼此的信任度。”李佳婷說。
小眾文化也有“忠粉”
嚴格來說,“中古”算是一種小眾文化,但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傳播影響,中古品的復古魅力、審美理念逐漸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趙芝芝回憶,剛開店時,客人中既有熟悉中古的﹔也有認為中古就是普通二手貨,白菜價才是合理價位的人。雖然大家對中古的認知不同,但是對於這種在台州來說還是“新鮮”事物的中古文化報以熱情。這股熱情通過拍照打卡的形式,蔓延到社交平台,為店鋪帶來越來越多的客流量。
於是,在經營昭和小芝一年后,趙芝芝又在椒江開出了第二家中古店SATO HOUSE,除了展示售賣中古品,新店還增加了飲品銷售。
趙芝芝說,店裡的消費主力是30歲至40歲的顧客,客戶群男女各佔一半,部分男性客戶有長期消費的習慣。而不考慮消費情況的話,來店最多的是16歲至26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她們比較喜歡拍照,會因為不好意思純拍照而買些飲品。
李佳婷介紹,店鋪的客人整體偏年輕化,但也有例外。“有一對母女讓我印象深刻,她們當中女兒是中古‘發燒友’,母親跟著女兒探店接觸到中古文化然后喜歡上的。”
台州中古市場正在上升
“現在,台州的中古市場還差點意思,台州人對中古的接受度不高,我認識的幾個做中古生意的朋友都偏向轉型做線上生意了。”趙芝芝說。
台州中古市場雖欠火候,但趙芝芝並未打退堂鼓,她打算將名下兩家中古店作分類經營。“老店昭和小芝現在在裝修升級,日后會專門經營中古包和古著,傾向於預約制的VIP服務﹔新店SATO HOUSE則專注於中古玩具。”
“近幾年,明星和網紅經常上身中古,也會在社交平台分享私藏的中古包或者中古首飾。在他們的影響下,大家對中古的認識度和接受度都在變高,中古市場整體處於上升期。”
誠然,台州的中古市場還需發展,台州的中古店也不似一線城市遍地開花,可正是這種空白,造就了台州中古店的“熱度”,讓它們得以迅速進入年輕人的視野,滿足本地中古愛好者的消費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