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探索“四千精神”的蕭山樣板 在杭州灣會客廳他們這樣說

2023年05月12日23:29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回溯改革開放之路,幾十年間,浙江經濟總量從全國10多位躍升到如今第4位,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離不開浙江人敢闖敢拼的勁頭。其中,“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最令人所稱道。

杭州蕭山企業家,是浙商不可忽視的代表群體。他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為蕭山創造了不可復制的經濟發展奇跡。新時代,早已勇立潮頭的他們,也為“四千精神”注入了嶄新的時代內涵。

節目錄制現場。朱旭潔攝

由政協杭州市蕭山區委員會主辦,杭州電視台生活頻道、杭商傳媒承辦的杭州灣會客廳第41季《探索“四千精神”的蕭山樣板》,5月11日下午在杭州市新時代協商民主實踐中心求是講堂舉辦。

杭州電視台新聞主播張宛詩與杰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木,杭州宇鏈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董事長羅驍,以及特邀評論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首席專家、學術委副主任劉亭共同展開探討。

早期溯源

雞毛換糖、廠長和供銷員分析開拓產品銷路、民營企業產品從富陽碼頭運到外地……現場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帶領大家回憶起老一輩浙商創業的情景。

“5+2”“白加黑”,這些當下流行的形容詞,用在老一輩創業浙商身上毫不為過。陳德木回憶,當年的創業者還被稱為“萬金油”,要同時擔起銷售員、技術員、工藝員、採購員、送貨員、教練員的職責。什麼都要懂意味著什麼都要學,一有時間,就看書學習、請教師傅,不分晝夜,非常辛苦。

作為新蕭山人、“創一代”,羅驍對浙商“能吃苦”的特質印象深刻。他回憶,2001年,他結識了一位浙江大姐,向她請教從商之道。大姐一句“不要做,你吃不了這樣的苦”讓“從商就要能吃苦”的認知深深印在了他心中。他總結,其實優秀創業者都具備“四千精神”,就像是“救火隊長”,總是能想方設法去做成別人做不了的事。

作為“四千精神”形成的見証者之一,劉亭表示,其實“四千精神”就是浙商在創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特質,由文人作家、研究人員提煉加工而成,用排比句式加深印象。這種說法最早出自哪裡、由誰提出還有待考証,又無須過於糾結。實際上,隻要想到改革開放以后浙江創業者的實踐行動,就不難發現,“四千精神”的確是浙商精神品格的集中體現。而蕭山不僅有“四千精神”,還有“四搶”“四敢”,都是對艱苦創業、奮勇拼搏的蕭山精神的生動體現。

蕭山樣本

蕭山這片土地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能源源不斷地產生規模、效益、品質都位居全國前列的企業?

劉亭認為,這與浙江的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密切相關。南宋時期,浙江形成了以“工商皆本、義利並重”為精髓的浙東學派。在浙江人的血脈裡,傳承著創業創富的人文基因,誰都不甘於平庸貧困地過完一生。改革開放后,蕭山人覺悟早、行動快,鄉鎮企業、民營經濟獲得了迅速發展。在“四千精神”的加持下,蕭山如今擁有全球500強企業2家、全國500強企業4家、全國民營企業500強9家、上規模民營企業74家,在全國縣市區中名列前茅。

在蕭山白手起家,陳德木所創辦的杰牌正在從蕭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他看來,優秀的中國企業最終都要走出國門,杰牌提出要做全球市場本土化服務、面對面服務、一對一服務。以蕭山企業為例,就是用蕭山產品去服務蕭山企業,去建設蕭山項目,去樹立蕭山品牌標杆,以蕭山為起點,服務全國市場、全球市場,最終走向世界。在打造世界品牌的目標下,杰牌提出“立足中國市場,出口歐美市場,服務全球市場”,一步步布局全球市場。

羅驍將事業放到蕭山,是機緣,也是奔赴。他介紹,來到蕭山,有客戶臨近、喜歡錢塘江畔等因素,也是因為對蕭山企業家精神一直有所耳聞。前段時間,宇鏈科技入選國家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成為浙江省唯一一家入選“區塊鏈+實體經濟”領域的案例單位。

節目錄制現場。毛羽豐攝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劉亭認為,如果按照這個要求去做並且做到位,實體經濟就成為了新實體經濟,“新”就新在成功進行了“換頭術”的改造。實體經濟靠什麼來推動生產?原來是人腦加經驗,現在是電腦加算法,二者有著巨大的差距,實現了時代的跨越。

剖析內涵

“四千精神”的四句內涵中,“說盡千言萬語”要如何理解?

劉亭認為,改革開放初期,蕭山創業者多從個體經營、手工作坊、鄉鎮企業做起,在面向國營大廠、百貨公司、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去尋求生產、銷售、資金、科技及政策支持時,往往需要認真匯報、充分溝通、反復說明,才能爭取獲得資源和幫助。

在羅驍看來,對於一家新興技術企業,每一天都要向利益相關方去介紹,向領導匯報獲取支持,為客戶闡明技術價值,讓員工更加了解技術產品,還要說服資方關注投資。他回憶,在尋求投資時,曾有幸獲得向某集團董事長匯報的機會,原本隻有15分鐘,可那一天滔滔不絕講了一個半小時。雖然最后沒有獲得投資,但仍然感激對方的認真傾聽和謙遜態度。“說盡千言萬語”的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還是要持續努力。

千言萬語已說盡,沒人相信怎麼辦?陳德木帶領杰牌用行動給出了答案。他表示,在中國的齒輪行業低端市場產能過剩、高端市場依賴進口的現狀下,杰牌提出要打造中國的世界品牌,做國產替代、自主品牌,大量溝通后還是沒人相信。外面說不通,到裡面來說。杰牌選擇用事實說話:應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產品,建設智能工廠,為用戶提供自己的智能產品、智能服務和智能體驗,把自己打造成樣本。蕭山機場就是這樣成為客戶,很快,更多機場也來尋求合作,杰牌服務全國乃至全球機場的市場局面就此打開。

當今時代,賦予了“四千精神”新的內涵。劉亭表示,在風急浪高的變局之下,中國經濟、中國企業、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依然要發揚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四千精神”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人民在創新發展實踐中凝結的思想靈魂、精神支柱、人文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調動起這種精氣神,依靠精神、人文力量走出困境、尋求突破。

譜寫新篇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陳德木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他回憶,2008年,站在房地產、投資業風頭正勁、制造業不被看好的十字路口,他提出了“二次創業”,即歸零重啟。杰牌對未來的規劃向來清晰。從前做蝸杆減速機、齒輪減速機、塔式起重機,現在要實現合並,向整體傳動、智能傳動以及數字智能技術方向轉型,成為智能傳動技術提供商,這也是浙江省一直在提的向產業數字化方向發展。

結合自己在一些工廠的見聞,羅驍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面臨大的轉型,但很多企業依然存在路徑依賴。有些還處於人工為主、重要機器進口的傳統模式中,並沒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產業升級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現在沒有傳統產業,隻有傳統企業,新興技術可以運用於任何產業中。

劉亭認為,隨著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農耕社會、工業社會,現在大半進入信息社會,“四千精神”,或者說創新創業創富的奮斗精神,內涵也在改變。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合二為一就是數字經濟。二者各有側重,也各有問題。數字產業化企業如果禁錮在虛擬世界中走不出來,就會脫節﹔傳統制造業如果排斥數字化,就會落后於時代。很多人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也有很多創新創業者,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因為相信科學發展規律,相信這個技術一定有前景,然后去突破去發展,最后取得成功。

如何為“四千精神”的四句內涵譜寫新篇?陳德木相信,未來已來,制造未來。他表示,在“四千精神”引領下,所有的產業都可以迎來一次顛覆。一次創業謀發展,二次創業謀未來,三次創業謀共富。

羅驍則認為,“四千精神”的四句內容,講的都是手段,而不是終極目標。人們的目標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四千精神”的引領下,企業家是要把企業做強做大,最終回饋社會。

民營企業家的創業路上有挑戰也有風險,但吃苦和奮斗終究是為了擁有美好的未來。劉亭表示,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可以再加一個“歷盡千難萬險”,而最終“閱盡人間春色”。這是浪漫主義的表達,也是對民營企業最美好的期待。

據悉,《杭州灣會客廳》既是電視節目,又是政界、學界、媒體界、企業界四界聯動、學習交流、資源整合的平台。(蘭玉)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