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衢州柯城:踐行新時代“三民工程” 探索基層智治新路徑

鄭晨、姚夢穎
2023年12月15日15:12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自從安裝了智慧停車系統,來市場選購建材的客戶多了,對停車的便利給出了好評。”近日,位於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的一家建材市場總經理姚永浩欣喜相告。

近年來,該建材市場及周邊道路停車問題日益突出,多位商戶向村委會線下反映問題或在“鄰禮通·三民工程”(以下簡稱“鄰禮通”)應用上提交建議。2023年3月,上洋村微網格長姚永浩向村裡提出安裝智慧停車系統的申請。在花園街道黨工委的統籌協調下,該村多次組織村兩委、網格員、微網格長、商戶代表召開專題會議,妥善處理智慧停車系統安裝的資金來源、出入口位置設置、后續系統維護管理等問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這是柯城做深新時代“三民工程”、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生動縮影。

面臨城市化發展帶來的治理課題,柯城把“三民工程”作為基層治理的重點工程來抓,做實民情檔案、做暢民情溝通、做優為民服務,打造民情信息“全量化”採集、重點人群“分類化”管理、社區治理“多元化”參與、便民服務“一站式”集成的線上線下管理服務體系,蹚出了一條黨建統領基層智治新路徑,為加快打造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堅強保障。

“做活”民情數據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現在我出門買菜就放心多了。”日前,家住柯城區信安街道斗潭社區斗潭家園西區17幢的84歲居民許師傅,專程跑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致謝。

2023年上半年,斗潭社區第四網格專職網格員鄭婷婷、網格支部書記黃礫在走訪時了解到,許師傅和老伴葉阿姨是空巢老人,葉阿姨還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經常偷偷跑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

“鄭婷婷把情況詳細記錄到走訪記錄本上,並更新‘鄰禮通’民情檔案。隨后,我們通過‘鄰禮通’排摸,促成同棟樓聯戶黨員梅根良與許師傅結對。”社區黨委書記李雯相告,如今許師傅每次出門買菜,便委托梅根良幫忙照看葉阿姨。

斗潭社區是典型的回遷安置社區,2021年3月,2351戶“老斗潭”陸續回遷。社區大多是老住戶,可小區、鄰裡關系都是新的。回遷后,社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敲開“老斗潭”的新家門,對小區“人、房、戶、車、証”等信息做到應登盡登,累計收集38本民情檔案、近8萬條信息。

2022年,斗潭社區將原本紙質版的民情檔案搬到了“鄰禮通”上,為轄區3240戶居民建立“房—戶—人”精准畫像。“小區7000多名居民的情況我都了解,靠的就是‘鄰禮通’民情檔案,為我們開展社區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李雯說。

民情信息是基層治理根基。近年來,柯城在數據全面性、精准性、動態性上下足功夫,全面整合公安、民政等10多個部門2500余萬條數據,形成包含“人、房、戶、場所”等要素的戶情檔案23萬余份,基本覆蓋全區49.5萬居民。

數據“活”帶動底數清。截至目前,柯城區已累計收集上報物業維修、緊急求救、社會治安等事件2.8萬件,辦結率98.4%,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

“織密”民情網絡

“多虧了村裡,我女兒能在家門口上檔次的宴會廳辦酒席。”12月9日,上洋村小微創業園一期內喜氣洋洋,村民留永峰高興地說,2022年開小微創業園建設村民代表會,他就希望村裡能安排一個辦紅白事的宴會廳。

“我們計劃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小微創業園一期招投標,每年預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0余萬元。”黃岳華介紹,小微創業園一期佔地面積2556平方米,其中1200多平方米土地之前歸屬村民吳師傅。2021年,村兩委干部及聯戶黨員多次上門與吳師傅溝通,修繕他原來居住的老房。最終吳師傅同意將該地塊承包權流轉至村裡,保障了小微創業園順利施工。

村民事、村民議、村民定。2023年8月,石室鄉響春底村為進一步利用生態資源發展產業,將美麗庭院向村內延伸,召開戶主大會。

會上,為了使戶主大會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村干部特意邀請了花卉專家為美麗庭院項目“把脈問診”。大家運用“鄰禮通”應用對村干部進行評測打分,並進行頭腦風暴,最終決定借助山海協作,實施生態淨水養魚項目,助力實現“一花一魚”美麗庭院全覆蓋。

2021年,柯城探索推出村民戶主大會機制,並出台《柯城區村民戶主大會操作標准》。2023年,柯城區已開展戶主大會210場,約2萬人參與村兩委干部滿意度測評,群眾滿意率接近97%,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00余件。

線上線下同發力,變“陌鄰”為睦鄰。“鄰禮通”歸集“線上選舉”“線上議事”“線上表決”等功能,發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構建議題選定、協商議事、決策形成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閉環。目前柯城區339個小區實現議事平台全覆蓋,線上線下累計召開議事會議6000余場次,議定各類重大事項9300余件,58個小區線上完成業委會選舉。

“托穩”民生底盤

眼下的溝溪鄉余東村,依托“鄰禮通”農村版,推動干部下沉,做實“三民工程”,不斷優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兒童之家、智慧健康驛站、圖書館等公共基礎服務設施,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推進未來鄉村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為了變流量為“留量”,余東村黨支部書記余曉勤鼓勵愛人辭職回家,帶頭開辦農家樂,同時通過“三民工程”排摸村民訴求,把大廚請到村裡教大家燒菜、做小吃,逐步發展“十大碗”聯盟。農戶也跟著開起了“媽媽餅”店,生意很是火爆,節假日一天營收近萬元。

新鄉人、歸鄉人還合力推動成立柯城區“余東畫村”共富工坊,合作開發了農民畫絲巾、陶瓷、雨傘等100多個品類的文創產品,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農民畫產業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

無論是民情檔案、還是民情溝通,實施“三民工程”的最終目的是為民服務。

2021年,雙港街道聚焦轄區無物管小區治理難點痛點堵點,實體化成立衢州市六禾港盟城鄉發展服務有限公司,下設衢州六禾物業有限公司,通過“鄰禮通+網格聯治”,輻射轄區40個無物管老舊小區,提供治安巡防、上門維修、保潔保綠、基礎設施維修等精細化、點單式物業服務,有力破解小修小補無人管、環境臟亂無人理、一老一小無人顧難題,構建了城鄉融合型大社區大單元治理的“六禾”模式。

寓管理於服務,以自治促治理。打造“37驛站”過程中,柯城設置“鄰禮通”隨手拍板塊,以積分激勵方式,鼓勵居民、新就業群體上報日常遇到的治理問題。目前,2400余名新就業群體通過“37驛站”化身兼職網格員,通過“隨手拍”上報問題7900余件。

現如今,“鄰禮通”應用獲評2022年度浙江改革突破獎銀獎和浙江省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三民工程”解紛工作法獲評浙江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下一步,柯城將繼續對標新時代新要求,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深做實新時代“三民工程”,通過黨建統領、數字賦能,推動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落地生根,加快打造具有強大吸引力、輻射力、帶動力、引領力的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