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綿之城 綠色攀登

杭州加快探索打造超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示范樣板

王莉莉
2024年06月17日08:21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2024年的梅雨季,李青不再為“一出門就濕鞋”發愁。在入住杭州亞運村媒體村人才公寓后,她驚喜地發現,“這裡的道路好像‘會喝水’!雖然路面上看不到一個窨井蓋,但一下雨很快就變得干爽。”

“不濕鞋”的道路,是杭州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設方方面面的細節映射。

自2021年5月入選全國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以來,杭州從優先解決對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影響大的積水內澇等問題入手,在建章立制、規劃編制、項目設計、建設管控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規劃一張圖、管理一張網、建設一盤棋、考核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出台了《杭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以及14項配套制度、8項本土化技術管控標准,構建起法規、規范性文件、技術規范“三位一體”的杭州海綿城市制度體系,系統破解海綿城市推進中的深層梗阻,確保各項舉措落實到位。

截至2023年底,杭州市累計建成海綿城市建設達標排水分區342.67平方公裡,佔建成區面積比例為41%﹔打造10個重點示范片區共24.64平方公裡。示范期間,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已達到100%,城市內澇積水區段消除比例達到100%,地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

大小“海綿”聯動,正為不斷“攀登”的杭州注入綠色動能。

系統解題“洪澇潮”,城市有韌性更安全

獨特的山水格局使杭州同時面臨著洪澇潮三重壓力。

“我們以海綿城市建設為抓手,從區域流域、城市、設施等層級出發,開展‘洪澇潮’協同治理,全面提升城市水環境安全。”杭州市海綿辦(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區域流域上,通過實施銅鑒湖防洪調蓄工程、擴大杭嘉湖南排八堡排水泵站工程等項目,優化完善了防洪防潮體系整體格局﹔城市層面通過河道拓寬、清淤疏浚、岸線整治等措施,提升了蓄排能力﹔設施層面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為重點,通過泵閘建設改造、管網建設、設施維護養護等措施,增強雨水排出能力和應急能力。

目前,中心城區城市防洪標准滿足50年一遇,中心城區內澇標准達到50年一遇,非中心城區內澇標准達到20年一遇,歷史內澇積水區段全部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發揮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優勢,在既有杭州市城市內澇監測預警平台基礎上,迭代升級打造了“杭州市海綿城市智慧管控平台”。平台以海綿系統化方案和專項規劃為指導,細化排水分區和指標,布設新增監測設施,同時共享既有的水質、水位、泵閘站等各類現有數據信息,構建覆蓋全市的海綿城市監測體系數據信息,實現城市內澇預報預警、海綿城市績效管控、海綿城市重點區域和項目監測管控等應用生態場景,打造智慧海綿城市與城市內澇監測、預警、管理相結合的創新模式。

全面實施“海綿+”,城市有彈性更宜居

一直以來,杭州統籌河道整治、美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未來社區、城市綠道、水利工程等建設,在全市域范圍、全項目領域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全力營造“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的宜居環境。截至目前,完成511個海綿示范項目建設,並建成了桃花湖公園、運河亞運公園、大運河杭鋼公園等一批海綿示范性工程,“與山湖為伴、與花鳥為鄰”,惠及了附近周邊區域居民。

“點”上成景,“面”上亦出彩。

杭州結合各區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了西湖之江雙浦銅鑒湖示范片區、蕭山亞運示范片區、富陽杭黃示范片區等高質量先行示范區,實現了“干一片,成一片”的建設目標。從湖泊水系到園林綠地,從城市道路到住宅民居……隨著一個個項目建成投用,海綿城市不斷從理念落地成為實景,變成市民群眾可觀可感、觸手可及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我們將建設海綿城市與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有機結合、深化推進,為杭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努力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城市范例夯實生態基底,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方面創造更多經驗。”杭州市海綿辦(市建委)負責人表示。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