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聽意見,現場給承諾
紹興柯橋“民情夜訪”事事有回應
“門口路燈修好了,現在晚上出門更安全了”“老年食堂的油煙分離器挪到了更合適的位置,食堂正常運行的同時減少了對居民的影響,挺好”……近日晚上,在紹興柯橋區各鎮街村居,駐村指導員開始了新一輪的夜訪,他們和村民圍坐在一起,回訪問題反饋落實情況,聊聊新碰到的困難和建議。
在深化駐村指導員制度過程中,針對基層普遍存在的白天下村走訪時間與群眾工作時間錯位的情況,柯橋區在福全街道試點的基礎上,於2024年11月在全區推行駐村指導員“民情夜訪”機制,因村而宜、因時而異,實行“周一常態夜訪+日常彈性走訪”,變群眾來訪為干部主動走訪,切實掌握村情民情。各鎮街結合實際,紛紛展開了形式多樣的夜訪工作,把問題放在燈下聊,把心事攤在桌上談。
年逾七旬的宋阿法是柯橋區王壇鎮坎上村村民,他家通往鎮上衛生院的路有一段路燈損壞,老人家視力不好,晚上出門相當不便。一次夜訪中,王壇鎮家訪工作組成員了解到老人的這一訴求后,當場聯系了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第二天,損壞的路燈就得到了修復。“我們每周兩個固定下村日,對群眾訴求能快速解決的當場協調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梳理成問題清單,納入工作台賬限時解決。”王壇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柯橋區夏履鎮則將“民情夜訪”與“夏履民主程序”省級經驗相結合,動態化組建隊伍,多元化下沉走訪,精准化處置事項。一次走訪中,融杭府小區居民反映,老年食堂油煙分離器與小區三幢居民樓挨得比較近,油煙噪聲對居民日常生活有不小影響。走訪小組核實問題屬實后將該事項提交社區民主議事會,經多方共同商議后予以妥善解決。
截至目前,柯橋區已累計開展夜訪2000余次,入戶6000余戶,共收集各類問題建議2000余條。“能答復的立即答復,能處理的現場辦公,現場無法解決的匯總建立問題清單后逐一落實解決。”柯橋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