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最高服務超3200人次,小驛站串起物流大循環
嘉興打造長三角區域“司機之家”新標杆

4月26日晚10時,常嘉高速嘉興段依舊車燈如練,蘇E、浙F、滬A等牌照的重卡在汾湖服務區魚貫而入,來自江蘇連雲港的貨車司機老張關上車門,徑直走向位於服務區綜合樓北側的“司機之家”。
2024年12月10日,汾湖“司機之家”投入運營,截至目前,這座建筑面積1587平方米的驛站已接待司乘人員近16.5萬人次,單日最高服務超3200人次,成為滬蘇浙物流動脈上繁忙的溫情節點。
長三角物流動脈崛起“暖心港灣”
展開長三角交通圖,位於嘉興市嘉善縣陶庄鎮境內的汾湖服務區恰似一枚楔入滬蘇浙交界的金鑰匙:東距上海虹橋樞紐約60公裡,西接蘇州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通嘉興港,南抵杭州灣跨海大橋。
這裡不僅是蘇浙兩省的交界點,更是長三角示范區物流網絡的“十字路口”。據統計,常嘉高速日均通行車流量高達5.6萬輛次,而汾湖服務區日均接待車輛超7000輛次,貨車佔比超過30%。
然而在過去,與繁忙的車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捉襟見肘的服務設施。在2022年6月提質升級改造前,汾湖服務區僅能滿足基礎停泊休憩需求。對於常年在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之間往返的貨車司機老陳而言,不足4平方米的駕駛室曾是他路上的“家”,“吃喝住都在駕駛室,夏天座椅燙得能煎雞蛋,冬天呼氣能在車窗上結冰花。”
自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高水平建設示范區成為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區域發展,交通先行。2023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發布,明確提出要“優化交通服務,塑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世界級空間品質”。
而流動性較強的貨車司機,恰是串聯起長三角一體化大動脈的關鍵節點,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們應當在確保物流效率的同時,為這些‘車輪上的勞動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嘉通集團卓驛公司副總經理陸峰表示。
2024年9月,嘉興啟動汾湖“司機之家”提升項目,建設浙江高速公路服務區范圍內規模最大、標准最高的“司機之家”——
從硬件看,汾湖“司機之家”總建筑面積1587平方米,提供獨立的休息樓,設有4個休息區,可同時容納上百名司乘人員,外場配備了270個貨車停車位,數量遠超一般服務區,高峰期通過“潮汐車位”動態調配,緩解“一位難求”的尷尬。
從功能看,汾湖服務區“司機之家”打破傳統服務區“大雜燴”模式,劃分男女獨立休息區,配備了淋浴室、洗衣房、平價餐廳等設施。
從服務看,這裡既有貨單緊急打印、公益理發、血壓測量等14項免費服務“雪中送炭”,也有ETC辦理、平價餐飲等市場化服務“錦上添花”。
“物流暢通對區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是連接市場、保障供應鏈穩定的關鍵環節。汾湖服務區‘司機之家’的建設,不僅是服務升級的體現,更是區域協同發展的縮影。”嘉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優化貨車司機的休息環境,提升運輸效率,嘉興正以“小切口”推動長三角物流網絡“大循環”。
讓司機從“過客”變成“主人”
4月26日早上8時,汾湖“司機之家”的工作人員在手機上點開司機交流群,瞬間被刷屏的消息逗樂了——
“我5分鐘后到,餓得前胸貼后背了,能先幫我下單一碗紅燒牛肉面嗎?面要煮軟乎點啊!”
“貨單被雨淋糊了,誰能幫忙打印一份?孩子的復習資料能不能也幫忙打印一份?”
“下個月一號我生日,是能免費吃長壽面的吧?”
…………
這些看似瑣碎的需求,卻是對汾湖“司機之家”最溫暖的信任。自2024年12月運營至今,汾湖“司機之家”已接待服務司乘人員近16.5萬人次,350余名司乘人員加入司機交流群。
貨車司機緣何都願在這裡“剎一腳”?陸峰認為,關鍵仍在於汾湖“司機之家”的服務邏輯,即服務模式公益、服務需求公開。
從為民情懷來看,這是一項不以盈利為目標的民生工程。
陸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嘉興投資600多萬元在汾湖服務區開辟專屬區域,打造了“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能歇腳”的溫情驛站,給過往司乘人員提供良好的休憩環境,建設成本雖高,但通過節約司機時間、降低疲勞駕駛風險,間接產生的社會效益遠超投入。
從運營模式來看,它為公共服務可持續性提供了新思路。
公益不等於“無償輸血”。“司機之家”通過引入平價餐飲、“同城同價”超市、ETC代辦等市場化服務,部分覆蓋運營成本。同時,嘉通集團積極與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總工會以及嘉善縣等相關部門(單位)加強聯建聯動,搭建汾湖“司機之家”服務平台和司機互助社區,攜手打造“一站到家”式的服務驛站,定期開展法律咨詢、學法減分等志願服務活動和關愛幫扶活動,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社會支持”模式形成“服務吸引流量—流量反哺運營”的良性循環。
從用戶參與來看,實現了“被動接受”到“主動共建”的轉變。
汾湖“司機之家”的服務清單並非一成不變。運營方定期通過微信群、意見箱收集司機反饋,動態調整服務項目,讓服務常做常新,例如新增“貨車檢修指導”服務,優化休息區沙發角度、淋浴水溫等。一位貨車司機笑稱:“這裡像是個‘司機議會’,我們提建議,他們真落實。”這種“用戶共創”機制,讓服務真正貼合需求,也讓司機從“過客”變成了“主人”。
書寫長三角人文交通新范式
近年來,嘉興各地在打造“司機之家”上成果斐然,贏得了眾多貨車司機的贊譽。
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司機之家”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嘉興共有4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司機之家”榮獲全國5A級稱號,在數量上與湖州並列全省第一。
物流園區“司機之家”頻頻出圈——嘉興綜合物流園“司機之家”榮獲全國5A級稱號、桐鄉市濮院物流園“司機之家”榮獲全國4A級稱號。
嘉興南站“司機之家”於2025年春運期間正式啟用﹔農村公路“司機之家”改善了貨車司機的工作、休憩環境﹔加油站“司機之家”為卡車司機打造了一個集休息、洗浴等功能於一體的溫馨之所……如今,在嘉興,累可歇腳、冷可取暖、熱可沖澡、渴可飲水的“司機之家”越來越多。
未來,“司機之家”還能扮演哪些角色?如何續寫更多的溫情故事?
放眼全國,創新案例層出不窮:杭州將“司機之家”與“共享生活亭”結合,提供充電、快遞寄存等服務﹔廣州試點“司機驛站+物流信息平台”,幫助司機對接貨源。
“這些經驗告訴我們,未來的‘司機之家’可進一步拓展功能,成為集休息、信息、社交於一體的‘物流社區’。”嘉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以‘司機之家’這個‘小切口’,做實交通行業‘大服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共同推動道路運輸行業人文關懷與服務標准化,努力將汾湖‘司機之家’打造為長三角區域‘司機之家’新標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