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214個海洋強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76.7億元
台州:“藍色引擎”動能澎湃

4月23日,記者從台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局了解到,2025年,台州市海洋經濟工作開局良好,1至3月,全市214個海洋強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76.7億元。
向新向綠,海洋項目量質齊升
“今年,我市共有95個項目列入海洋強省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32億元,分別佔全省18.6%、15%,均居全省前列。項目數、投資額以及全省佔比都較去年有所提高。”台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局海洋經濟規劃處副處長牟盛辰介紹。
梳理2025年新建的海洋強市重大項目,台州在向高、向新、向智、向綠的賽道上鏗鏘前行。76個新建項目涵蓋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臨港新材料、海島及灣區建設、現代海洋漁業等多個領域。
沿著海岸線,自北向南,台州港雀兒岙作業區碼頭一期工程、台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金台鐵路頭門港站貨站(物流倉儲中心)二期項目、台州港大麥嶼港務二期項目等新建項目讓“世界一流強港南翼樞紐”的藍圖更豐滿。特斯凱碳化硅項目、青蛙泵業智能化工廠、博銳生物創新藥管線、蜂巢無人機、巨鑫風電樁、海億新能等一批新項目不斷鑄就台州制造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維度的新高度。
而台州海洋創新驗証轉化中心、浙東南智算中心二期、飛龍湖科創研發中心及配套設施項目、台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海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溫嶺環龍門湖科創帶、台州永寧江科創新城項目等一批科創平台加速了台州海洋科技創新生態的構建。
在現代漁業領域,路橋金清漁港提升工程、椒江漁都小鎮建設項目二期、臨海市大黃魚重力式深水網箱養殖項目、溫嶺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等協同發力,從漁港升級到產業融合,從深海養殖到生態修復,共同繪就台州“藍色糧倉”建設的壯美畫卷。
謀遠謀實,投資建設推進有力
2025年以來,台州市海洋經濟條線全力推動海洋產業做大做強、翻番進位,深入實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倍增行動計劃,全力推動重大項目落地見效。
在項目建設方面,95個海洋強省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5.9億元,佔年度計劃的31.9%,超額完成時序進度。資金保障成效顯著,2025年爭取省補海洋經濟專項資金1.75億元,佔全省總量20%以上,位居全省前三﹔其中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資金499萬元,規模居全省首位。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台州市各地創新項目推進機制,通過跨部門協同攻堅顯著提升審批效率。以頭門港電廠項目為例,臨海市整合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等部門力量,實現“拿地即開工”——企業3月21日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2小時內即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証》,當日同步辦結樁基施工許可,審批效率提升9倍,確保項目3月底前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台州市各地抓緊啟動“十五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編制,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編制,開展海洋領域系列專題研究,找准海洋經濟發展新定位,為新一輪海洋經濟跨越式發展積蓄動能。
“二季度,全市海洋經濟條線將以海洋經濟倍增行動為主抓手,堅持產業為基、平台為先、項目為王,積極培育6大海洋產業倍增平台,迭代升級‘三百五千’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力爭上半年開工率80%,完成年度投資50%以上,實現海洋經濟生產總值超同期GDP增速目標。”台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邱歡慶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