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青年走進台州仙居 鄉村talk激蕩綠色智慧

近日,在浙江省文化特派員、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旭平的帶領下,浙江大學中國學碩士專業25名來自意大利、英國、荷蘭等10余個國家的留學生團隊走進台州仙居鄉村,通過實地探訪、文化體驗和座談交流,多維度調研了中國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深切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轉化的實踐成果,真切見証了中國鄉村物質精神的共同富裕。
在淡竹鄉下葉村,文化特派員張萍萍為留學生們講解了如何將閑置農房改造為特色民宿群,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湫山鄉古楊梅林,楊岸村黨總支書記楊春林向留學生們介紹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認証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GIAHS)——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在白塔鎮高遷村的“仙居花燈美學館”和田市鎮的書畫院內,留學生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工藝的精妙﹔在皤灘鄉山下村,留學生們身著古裝,沉浸式體驗了“數字國樂體驗館”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融合創新。
實地調研結后,留學生們與仙居本地的鄉村運營官、鄉村藝術策展人、鄉創客等各產業帶頭人齊聚一堂,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浙裡·鄉村talk”,面對面交流中外青年眼中的人文鄉村。
“楊梅郎”趙江波講述其通過楊梅深加工打造鄉村品牌的歷程,“我們不僅賣果實,更傳遞‘梅好生活’的理念,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
民宿老板翁寶飛表示,“仙居民宿產業發展迅速,結合22年導游經驗,我認為故事性和個性化服務是吸引游客的關鍵,而生態景觀正是我們仙居民宿的核心競爭力。”
“把前期做策展積累的藝術家資源帶回仙居,引入業態,不斷激活在地文化。”鄉村藝術策展人釋藤分享了自己開展藝術鄉建、山野藝術季的一些心得體會。
留學生們也紛紛發表了這次活動的感受與收獲。來自荷蘭的Renee說:“在這裡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傳統的花燈配上木結構的古建筑,感覺特別和諧。”她對這種在傳統村落空間植入文化元素的做法表示贊許。
“淡竹鄉這種既保留村落原貌又創造經濟價值的‘民宿集群’模式,不僅豐富了村庄的樣態,而且增加了村庄活力,很好地展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值得借鑒。”來自巴西的Diego Trentin說。
“此次調研線路將仙居的自然生態、傳統文化與鄉村產業創新串聯成線,生動展現了仙居在鄉村振興中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統一,為講好中國鄉村振興故事提供了新范例。”李旭平表示,“希望通過國際視角,向世界展示中國鄉村振興中‘綠水青山’與‘文化自信’的共生共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