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浙江(杭州)國際時尚體育周圓滿落幕

這個“五一”假期,在杭州臨平舉辦的一場“時尚+體育+科技”盛會,吸引了無數目光。
為期六天的首屆浙江(杭州)國際時尚體育周(以下簡稱“國際時尚體育周”),將市集變秀場、秀場變賽場。655個品牌展位、12小時運動櫥窗、價值250萬元的體育消費券等精彩內容,成功點燃全民運動熱情,帶動消費金額突破2400萬元,通過全域“吃住購”聯動,推動臨平全區文旅消費5000萬元以上。充分展現了臨平區在體育產業培育、消費場景創新和城市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系統性布局。
看產業雙向奔赴,“時尚+體育”CP出圈
活動期間,潘展樂、黃雨婷、楊倩、鄭思維、余依婷等12名體育冠軍“空降”臨平,讓現場秒變“熱血主場”。隨著動感的音樂響起,“冠軍天團”和小朋友們一起跳起團操,市民們紛紛舉手參與,高呼“我來”。
實際上,首屆國際時尚體育周,由浙江率先提出,在臨平選址落地,並非偶然之選。作為亞運賽事的重要承接地之一,臨平具有豐富的賽事經驗和極具個性的運動氣質,如何用好這份“賽事遺產”,將流量化作消費存量,是區域面臨的挑戰,亦為機遇。而藝尚小鎮,其發展軌跡本身就是體育與時尚產業融合的生動注腳。這個以服裝產業起家的省級特色小鎮,通過引入深耕運動時尚領域的品牌,完成了從“杭派女裝”到“潮流運動”的產業躍遷。
再者,在臨平,時尚與體育的“融合”早已有之。前不久的臨平半馬上,某品牌設計的參賽服色彩明艷、材質舒適,在社交網絡引發“搭配挑戰”。此外,一批科技企業也在體育制造企業創新開局,開發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的運動器材裝備……在政策扶持下,目前,臨平區已收錄體育企業共277家,全部納入省體育企業名錄庫。“臨平造、時尚潮”,已不只是印在產品外包裝上的一句口號,它從產品標識升華為城市品格,成為驅動臨平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基因與創新密碼。
為體育消費“氪金”,場景革新我們來真的
國際時尚體育周期間,臨平創造性地將消費場景嵌入城市空間:藝尚小鎮變身巨型運動市集,200余家品牌推出低至1折的專屬優惠,形成“展銷玩”一體化動線,消費熱力全開。數據顯示,活動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參與。這種“體育搭台,經濟唱戲”的模式,在超山景區的房車露營裝備展、田立方·未來農場的“百村萬帳”得到延伸,單日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較傳統農旅項目提升200%。
這無疑是場景革新的成功典范,而發放消費券,可以說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在國際時尚體育周上,臨平發放了總額250萬元的專項消費券,讓體育消費成為撬動市場活力的全新支點。“這輛自行車便宜了好幾百塊”“有些品牌以前都得專程跑去奧萊買”“優惠力度堪比‘雙十一’,這樣的好活動請多多來辦”……市民的“真香”現場,正是消費券效用的有力証明。有趣與便宜疊加,讓“打醬油”的市民也能滿載而歸。
體育與時尚的結合,是商業策略,更是文化交融,企業也在以更廣闊視野,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探索體育消費“密碼”,激活“體育+”經濟新勢能,讓體育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書寫體育產業與文化傳播的精彩篇章。
品城市躍遷,來賽會之城“趕趟時髦”
何為“弄潮兒”?在時代的浪潮中,總有一些地方敢於勇立潮頭,引領潮流。體育,對臨平而言,不只是賽事的熱度、市集的人潮,更是驅動城市未來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加速邁向“運動時尚之都”的遠景目標。而臨平的雄心,絕不止於一場體育周,而是要讓“體育+”落地生根。
現場的“輕運動+”模式,恰似一把鑰匙,開啟了全民運動新風尚。從專業競技到趣味互動,消費展打造了覆蓋全年齡段的運動體驗矩陣。騎自行車繞障礙比賽、攀岩體驗、滑板體驗、匹克球體驗等數十種超燃運動體驗和表演輪番登場,專業教練親自指導、全年齡段均可參與,吸引了不少運動愛好者前來體驗。
在硬件建設層面,臨平已建成嵌入式體育場地78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23平方米﹔杭州跑步中心、豐彩運動公園等項目通過“體育+農旅+數智”的跨界融合,創造出水上帆船、電動水翼板等新興消費場景。
從長遠來看,臨平正著眼加強頂層制度設計,提升“體育+”的引導能力和供給水平,創建區域特色品牌。“跟著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等活動,引發文旅熱情﹔編制臨平體育旅游地圖,推介發布臨平體育旅游、運動體驗好去處,發揮多業態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增值效益。
從產業鏈重塑到消費場景升級,從全民健身提質到品牌賽事聚力,臨平正以“體育+”為媒,朝著“浙江省體育產業高地”目標奮進。站在發展新起點,臨平以“三大戰略”擘畫體育產業新藍圖,力爭到2026年實現體育產業總產值85億元、增加值25億元。
臨平,不只是看見風口,更在成為風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