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源地到示范地
嘉興推動“三治融合+”實踐場景建設擴面提質

在桐鄉市“三治融合”館了解“三治融合”的前世今生﹔在越豐村鄰裡中心打卡自治站、法治站、德治站“三治融合”高鐵,實景體驗“三治融合”的創新實踐﹔在桐鄉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雙創中心實地感受“三治融合+”園區治理帶來的全新體現……在嘉興,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日益健全。
在日前召開的嘉興市“三治融合+”基層治理典型經驗分享會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工作推進會上,桐鄉市委社會工作部、南湖區東柵街道、秀洲區殷秀社區以及全市17個基層治理的典型經驗案例,以現場交流或書面分享的形式進行展示,嘉興“三治融合”從城鄉社區治理向基層單元治理不斷延伸拓展,“三治融合+”實踐場景建設已成為嘉興深化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什麼是“三治融合+”實踐場景?作為“三治融合”的發源地,嘉興立足先行優勢,在全國各地探索推進的大背景下,創新實踐,著力把發源地打造成示范地。“三治融合+”在自治、法治、德治的基礎上,疊加了“智治”“協商治理”等其他治理方法,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主體融合、場景融合、功能融合,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解決治理難題上切實發揮了作用。
桐鄉經濟開發區數字經濟雙創中心針對園區企業構成多元、需求多樣化的特點,通過黨建聯建,融合園區內稅務、市場監管、物業、社會組織等力量,開展議事協商、“三師”志願服務等,打造“三治融合+”園區治理實踐樣板,煥發了園區發展活力。中心開園5年來已累計實現營收113.27億元。
“三治融合+”園區治理是嘉興提出的“三治融合+”七大實踐場景之一,主要聚焦企業安全生產隱患多、勞動關系緊張等問題,旨在打造治理共同體,助力企業生產發展、融洽勞動關系,實現平安和諧發展。
嘉興市委社工部在前期會同市條線部門座談研討,制定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豐富“三治融合+”實踐場景工作指引》,提出七大實踐場景,除了“三治融合+”園區治理,七大實踐場景還有“三治融合+”小區治理、街區治理、樓宇治理、市場治理、景區治理、毗鄰治理,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導向,聚焦城鄉治理的突出問題,從“三治融合”角度提出工作場景指引,為各基層治理單元提供了可學可落地的實踐路徑。
據了解,圍繞“哪裡有問題,哪裡有需求,哪裡有基礎,‘三治融合’就到哪裡”的思路,嘉興鼓勵各地創新探索,在七大場景的基礎上,持續創新突破,推動“三治融合+”實踐場景建設擴面提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有回音︱網友反映城市公園疏於維護 浙江台州:多方位加強監管
- 城市公園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美化環境,還能為老百姓提供休憩、健身的好去處,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然而,若城市公園管理不到位,將會影響廣大居民的游園體驗。近日,浙江台州網友曾先生就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反映當地城市公園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 “五一”浙江文旅“關鍵詞”:沉浸、慢游、玩科技
- 人潮涌動的青石巷裡飄起漢服少女的衣袂,VR技術點亮的“侏羅紀”前排起蜿蜒長隊,山野帳篷營地閃爍的螢火映照著年輕旅人的笑臉……這個“五一”,浙江文旅市場以一場“人氣熱、消費旺、秩序穩”的全民奔赴,在“詩畫江南”的立體投影中寫下了3114萬人次的流動詩篇。 新“游”態蓬勃生長 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文旅新“游”態正以破竹之勢重塑行業格局。作為文旅創新高地,今年“五一”,浙江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堅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旅業態創新,積極打造“數旅、市集、非遺、文博”等“潮流型”消費場景,為來浙游客帶去難以忘懷的旅游體驗和情緒價值。…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