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西子湖畔唱響“新聲”

杭州市上城區“紅巷新聲”8090和00后宣講員訓練營開營

2025年05月23日13:53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激活理論源泉,唱響宣講“新聲”。5月23日,杭州市上城區“紅巷新聲”8090和00后宣講員訓練營在西子湖畔“啟航”,50余名骨干青年宣講員踏上研學之旅,探尋唱響新時代理論宣講的密碼。

青年宣講員們踏上研學之旅。人民網 章勇濤攝

青年宣講員踏上研學之旅。人民網 章勇濤攝

研學探秘,尋找宣講“活教材”

訓練營在西子湖畔的湖濱街道開營,作為杭州的城市客廳、上城區的“重要窗口”,它見証著新時代理論宣講的青春脈動,也為青年宣講員們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源泉。

研學的第一站,青年宣講員們走進浙江展覽館,在“八八戰略”主題展廳駐足。展廳內,動態數字沙盤吸引了眾人目光。沙盤上,浙江鄉村的綠色生態帶、金色產業帶與藍色水系相互交織,展示著“千萬工程”從藍圖到現實的歷程。安吉余村從“礦山經濟”到“綠水青山”的生態轉型、淳安下姜村在政策引領下的脫貧致富故事等,都在沙盤上一一呈現。

參觀浙江展覽館。人民網 章勇濤攝

參觀浙江展覽館。人民網 章勇濤攝

大屏上,老年人的智能手環數據實時跳動,電動車充電樁使用熱力圖清晰可見……很難想象這是建於1984年的老小區。青年宣講員走進西湖區翠苑社區,感受翠苑一區“民呼我為”生動實踐。

社區裡32本居民手寫的《民情日記》格外醒目,泛黃的紙上,記錄著加裝電梯、停車位改造等238件民生實事的協商歷程,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努力。這個曾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稱號的老舊小區,如今正煥發著基層治理新活力。

不少青年宣講員表示,“八八戰略”就在身邊,宣講素材的“富礦”就藏在眼前,用“小切口”也能講好“大主題”。

參觀展廳。人民網 章勇濤攝

參觀展廳。人民網 章勇濤攝

導師授課,提升宣講“武藝”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讓理論宣講走“新”又入“心”?浙江農林大學“同伴”語言藝術工作室負責人、浙江省“共同富裕”宣講團成員嚴景城,圍繞理論宣講文稿創作技巧、舞台表現技巧,結合實戰指導經驗和優秀作品分析,展開深入探討,助力提升理論宣講能力。

同樣,浙江省理論宣講成績突出個人汪曉俊,通過多個實戰案例,展示了創新表達形式和傳播手段如何賦能宣講效果。他表示,好的宣講既不能缺失理論的理性,又得飽含情感和敘事的感性。汪曉俊結合宣講經驗,生動展示了深奧的科學理論也能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授課現場。人民網 章勇濤攝

授課現場。人民網 章勇濤攝

授課現場,導師們金句頻出,“要實現叫好又叫座,就得學會說‘大眾話’,運用‘新話語’和‘活講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包大為表示,杭州市上城區打造“紅巷新聲”理論宣講品牌,積極開展8090和00后宣講訓練營,注重理論學習與宣講實操並重,讓宣講員在實踐中感悟理論之源,進一步鍛造了“懂理論、懂群眾、會宣講”的宣講隊伍,不斷助推黨的創新理論扎根基層。

活動現場。人民網 章勇濤攝

活動現場。人民網 章勇濤攝

舞台亮劍,實戰淬煉“宣講力”

為提升8090和00后理論宣講員隊伍的綜合能力,在觀摩調研、導師授課、分組討論的基礎上,活動還進行了展示試講環節。宣講員將AR技術、數智沙盤、即興戲劇融入理論宣講,“理論+藝術+科技”的融合傳播模式讓理論“聲”入人心。

其中,宣講員任鈺潔帶領的生態主題宣講組格外引人注目,他們通過水質檢測實驗、碳足跡計算器等方法,生動展示了城市水環境治理成效。來自哥倫比亞的外籍宣講員麗娜作為在杭發展多年的國際友人,深情表達了對杭州“第二故鄉”的認同,並通過引進咖啡、手工藝品等哥倫比亞特色產品,以實際行動搭建兩國友好橋梁。

活動現場。人民網 章勇濤攝

活動現場。人民網 章勇濤攝

在上城區,“紅巷新聲”宣講團就像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著各行業的優秀青年匯聚而來。上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訓練營既是理論的溯源之旅,也是打鐵練兵、深化“紅巷新聲”隊伍建設的舉措,未來全區將構建“季度集訓+常態孵化”機制,培養一支專業化、接地氣的青年宣講隊伍。

目前,杭州上城區“紅巷新聲”理論宣講團已擁有300余名骨干成員,其中80后、90后和00后宣講員佔比超過95%。每年1000場次的宣講活動,年均超20萬人次的受眾,這群青年宣講員正用青春之聲,在西湖畔譜寫著新時代的理論強音,讓黨的創新理論以年輕人特有的視角和語態“飛入尋常百姓家”。(李佳)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