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擔”
寧波市深入推進新領域新業態綜合監管
傳統餐飲行業的監管主要涉及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等部門,傳統娛樂性營業場所的監管主要涉及文旅、公安等部門。但如果一家混合了娛樂、餐飲等多重業態的酒吧存在未成年人進出的情況,應該由哪個具體部門負責牽頭監管?
不久前,這個棘手的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今年上半年,寧波市對“民呼我為”、基層智治系統、民生e點通等各類平台反映的高頻事項進行了全量匯總梳理,明確了未成年人進入酒吧監管、新能源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管理、露營營地監管等10個新領域新業態監管事項的職責分工,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擔”。
為什麼要列清單、明職責,對新領域新業態進行綜合監管?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這既是健全完善社會治理的時代需要,也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現實要求。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領域新業態層出不窮,隨即衍生出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新糾紛。
來自寧波鄞州一城區街道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實際操作層面,一方面是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投訴不斷,另一方面相關立法有一定的滯后性,原先的監管職責不清、邊界模糊。
2023年,寧波市率先探索新領域新業態綜合監管模式,聚焦問題多發、高風險領域,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行業主管部門不明確、監管邊界模糊、監管責任存在爭議的新領域新業態事項,研判監管分工、明晰監管責任、規范行業發展。
同年,按照“業態相近的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線下必須管線上、管合法必須查非法”的原則,寧波市制定了包括直播平台、新興職業培訓、電競酒店、后備廂經濟等25個新領域新業態監管事項的首批“職責清單”,涉及寧波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等13個牽頭部門、39個配合部門。
比如,考慮到月子中心跨界多元的實際情況,寧波市建立了“商務、衛生健康部門抓總+協同部門配合+屬地政府落實”的工作機制,明確了月子中心注冊登記、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重點環節的監管職責。隨即,寧波市商務局協同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集中開展拉網式排查,找出月子中心問題隱患115個,推動了行業發展的規范化、專業化。
來自寧波市信訪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綜合監管模式施行一年后,無需醫療許可的生活美容、新興旅游項目和臨時旅游設施、民宿等新領域新業態事項,由屬地進行辦理的比例出現了明顯下降,監管缺位、部門推諉、多頭執法等問題大大緩解。
“清單化,只是第一步。我們在補齊短板和盲點的同時,針對新領域新業態發展特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跨層次業務協同,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寧波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