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紹興柯橋構建智慧水網“全鏈條”

金燕翔、陳秋
2025年08月21日14:56 | 來源:潮新聞
小字號

不挖開地面,甚至無需停水,半小時內精准定位管道“暗傷”……近日,紹興市柯橋區供水管道夏季檢修現場,一款“內窺機器人”大顯身手。“它能在管道內自主穿行,同步拍攝高清影像視頻、捕捉漏水聲波,實時回傳后台。”技術人員王國祥介紹。

類似的供水運維“黑科技”,在柯橋還有不少。楊汛橋街道是柯橋區融杭橋頭堡,但除了例行檢修,楊汛橋泵站常年“無人值守”,維持運轉的是一套智慧系統。“它能自動巡檢關鍵設備,實時發出異常預警,我們也可遠程操作設備。”紹興柯橋供水有限公司調度信息中心負責人傅華良表示。

作為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城市,近年來紹興市大力推進城鄉管網改造、漏損智慧治理等創新舉措。作為試點區域之一,柯橋區通過構建以人才培育和技術研發為驅動的智慧化運維體系,已讓城鄉同質化供水覆蓋率達98.29%,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3.09%,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智慧運維已深入柯橋供水的‘毛細血管’。”紹興柯橋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漢峰表示,“通過在供水管網關鍵節點部署了大量智能監測設備,我們已構建起全域感知、全鏈管控、全過程服務的智慧水網。全區爆管預警響應時間縮短了50%,調度決策效率提升了20%,搶修成本降低了20%。”

智慧系統的深度應用,對運維人員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紹興柯橋供水有限公司依托“王鵬飛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柯水智維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台,大力開展技能傳承、技術攻關、發明推廣,已累計獲批專利31項,參與發布國家、行業、團體標准5項。前不久,該公司設備管理部機電維修三組就創新為高海拔村庄泵站加裝60噸“大水箱”(每小時可補水30噸),解決了短時用水高峰難題,避免了單純增壓帶來的弊端。

為支撐全區智慧水務發展,柯橋水務集團還大力實施“大雁計劃”,著力建立“矩陣式培養+系統性歷練”模式:領導干部基層蹲點“領雁”引領,中層干部揭榜挂帥“鴻雁”示范,年輕干部兩壓兩練“雛雁”振翅,基層骨干封閉培育“群雁”齊飛。

柯橋供水公司“一站多源”管理科負責人陳澤波就是一位“群雁”代表。他帶領團隊沿著山路駕車60多公裡、步行10余公裡巡檢高海拔山區的52座農村供水站(加壓站),還積極參與農村供水技術創新課題,用心用情守護山區供水“最后一公裡”。

“從率先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到智慧賦能實現漏損率全國領先,都離不開人才和技術的驅動。”柯橋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繼續深化智慧水務建設,讓“紡都優水”惠及每一位群眾、每一家企業,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水動力”。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