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有歸屬感 “入鄉”有成就感
麗水遂昌織就城鄉雙向流動“共富網”

清晨的陽光洒滿麗水遂昌騰龍小區,白繼朵吃完早餐后,早早地來到不遠處的優美巾幗共富工坊,坐在縫紉機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搬下來這幾年,生活完全變了樣!”從遂昌縣高坪鄉石屋下村搬遷而來的白繼朵,一邊踩著縫紉機,一邊笑著說。
在工坊的流水線上,像她一樣的搬遷下山安置婦女有40多位。靈活的計件工資制既能賺錢貼補家用,又能照顧到家庭,讓她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幸福。
作為全市規模最大的安置社區,騰龍小區自2012年一期建成以來,已從最初的1000多戶擴展到近3000戶居民。這裡超市、小學、幼兒園、書房、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從山區到城鎮,從務農到務工,社區裡的共富工坊服務中心不僅提供就業崗位,還定期組織技能培訓,涵蓋家政、育嬰、老人護理等多個領域,幫助搬遷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城市吸納人,鄉村吸引人。當搬遷群眾在城鎮扎根時,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正循著山水脈絡走進鄉村,成為“青年創客”。
在三仁畬族鄉小忠村的“小畬味”直播間裡,黨務助理雷思敏身著畬族服飾,通過鏡頭向網友們介紹畬鄉特產、售賣農特產品。直播間裡,畬鄉文化與現代電商碰撞出新的火花,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2019年畢業后,雷思敏通過“兩進兩回”行動返回家鄉小忠村創業,成為小畬味共富工坊的主播,借助直播帶貨等形式,幫助村集體和村民實現雙增收。
位於湖山鄉香爐崗老街的天工之城·青年共創社區,是目前全市規模最大的數字游民社區,這裡集住宿、辦公、休閑等功能於一體,房間內洗衣機、冰箱、空調等設施一應俱全,還免費提供廚房、健身房等供創客使用。
截至目前,已有一萬余人次的數字游民在這裡“拎包入住”,他們帶著代碼、創意與夢想,成為湖山的“鄉村合伙人”。
從騰龍小區裡搬遷群眾“穩穩的幸福”,到小忠村青年創客、天工之城·青年共創社區裡“熱騰騰的事業”,遂昌正以“人員互通”為紐帶,織就城鄉雙向流動“共富網”。當“下山”的群眾在城鎮找到歸屬感,“入鄉”的青年在鄉村找到成就感,流動的不僅是人口,更是活力與希望。
當前,遂昌在建設“金色共富”發展軸中,正以“一核一鎮九片”為布局的發展脈絡是串聯城鄉的地理線條,以此為紐帶,推進規劃相融、服務共享、人員互通,繪出山區群眾幸福生活“新圖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