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撬動1.46億元產值

麗水鬆陽“林下經濟”拓寬林農致富路

葉江、周敏嵐、毛江東
2025年08月28日08:45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眼下正值夏茶採摘旺季,在麗水鬆陽縣雙童積雪休閑庄園裡,工人們一早上山,穿梭在香榧林中採摘夏茶。“如今每畝茶葉年均收益1萬元,等香榧進入穩定挂果期,每畝收益能達到15000元。”基地負責人王瑭金介紹,2014年在政府支持下,他在3800畝香榧林下套種了300畝茶葉,“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大大提升了林地附加值。

  香榧盛產通常需15年,生產周期長、投入大,林農往往面臨資金壓力。為此,鬆陽積極探索“立體種植、以短養長”模式,既破解了香榧收益慢的難題,也提高了林農積極性。“‘香榧+’模式不僅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強光合作用、抑制雜草,還對香榧起到間接撫育作用,真正讓老百姓‘靠山吃山’。”鬆陽縣生態林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杰峰說,目前,全縣香榧種植面積已達8.4萬畝,通過林下套種,林農管理成本降低20%以上,林地利用率提高50%,香榧產量也提升超30%,整體效益顯著增強。

  鬆陽各地“林下+”經濟模式正蔚然成風。象溪鎮南坑源村的“江南藥谷”楨益草藥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正在林下補種三葉青。幾年前,村裡通過土地流轉,將300多畝低效板栗林、竹林和杉木林承包給藥企,推廣林下仿野生種植,目前已栽種三葉青超40萬株。

  52歲的村民鐘興連如今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就業。“一天150元,一年能掙三四萬元,很滿意!”她笑著說。南坑源村地處山區,林地資源閑置多、產業基礎弱,村民增收一直是個難題。2023年,借助縣裡中醫藥產業政策和鎮“江南藥谷”項目,村“兩委”積極推動三葉青連片種植,打造藥旅融合示范基地,盤活閑置林地2600多畝,帶動村集體和群眾共同增收。

  村裡還引進6家知名藥企,建立保底收購機制,解除種植戶后顧之憂。“三葉青藥用價值高,市場供不應求,企業承諾包收購,最低100元一斤。”南坑源村黨支部書記蘭金連介紹。

  從竹林下種三葉青,到鬆林裡育黃精,再到林下種菌、養殖、搞旅游,鬆陽的“林下+”經濟模式愈發多元,沉睡的深山資源被徹底激活。

  據統計,鬆陽縣林地面積152萬畝,森林覆蓋率76%,林下經濟利用林地超2萬畝,建成省級以上示范基地9個、經營主體70個,帶動3000多名林農參與,實現總產值1.46億元。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