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打造質量新高地 增創發展新優勢

金華系統推進質量強市建設

劉小剛
2025年08月29日08:39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浙江某輪轂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廠內,數字化生產線高效運轉,一個個刻有二維碼的輪轂快速下線。這些二維碼好比身份証,記錄生產流程,借此實現輪轂質量精准把控。

重視質量管理,該企業並非個例。隨著質量強市建設深入開展,金華市越來越多企業將質量視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制勝市場的密碼。

近年來,金華市系統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全力攀登質量新高地,塑造發展新優勢,培育各級政府質量獎企業585家,城市品牌指數連續兩年排名全國前十,義烏、永康入選全國首批質量強縣(區、鎮)培育建設城市。崇尚質量、追求質量,成為八婺新風尚,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了堅實質量支撐。

標准筑基

日前,2025年首批76項“浙江制造”標准制定立項計劃公布,金華市企業牽頭起草的16項標准位列其中,總數居全省第二,涉及現代五金、汽摩配、生物醫藥、磁性材料等行業。

“浙江制造”標准是體現制造業發展創新水平、符合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具有高質量高效益內涵特征的先進團體標准。截至目前,全省現行有效的3926項“浙江制造”標准中,475項由金華市企業牽頭起草,充分彰顯金華市在制造業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標准界定工藝規范、質量要求等,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質量興市,標准先行。

近年來,金華市出台激勵政策,對首次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省級標准化試點項目,以及首次認定為高級、中級標准創新型企業等予以獎勵,鼓勵企業積極開展標准研制,提升市場話語權。同時,通過加速國家標准迭代升級、開展“浙江制造”標准研制攻堅,以及開展重點企業先進標准對標達標行動,推動產業標准提升。2024年以來,金華市申報標准創新型企業297家,獲評國家級企業標准領跑者企業100家次。

標准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証。作為外貿大市,金華市深入開展“標准走出去”行動,以標准制度型開放,提升外貿交易便利性,助力外貿提質增效。

義烏小商品市場外貿依存度高。國內外標准不一致、中文版標准外商看不懂等因素,易引發質量糾紛,影響外貿交易成功率。以新一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為契機,義烏引導國外商會協會、在義外資企業以及各類外商主體等參與小商品標准研制,深入開展區域標准化創新發展試點,提升國內外標准一致性水平。同時,瞄准國際貿易熱點國家和地區,開展多語言版本標准研制。

據統計,義烏2024年研制的31項小商品標准中,有10余項邀請外商參與。2025年以來,義烏研制外文版小商品標准15項,其中《發夾》《貴金屬鍍層首飾》等2項標准同時發布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3種語言版本。

產業提質

當前,我國制造業加快向重質量效益轉型。作為“百工之鄉”、制造大市,金華市有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五金、紡織、醫藥等18個百億產業集群和30多個國家級產業基地。近年來,金華市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光伏及新型儲能、電動工具等十條重點產業鏈,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順應產業發展變革趨勢,金華市圍繞特色產業和重點產業鏈,精准施策推動“金華制造”向“金華質造”轉變。

特色產業方面,金華市發布產業質量提升項目建設評估指南,迭代推出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磁性材料、電動工具等20余個重點特色產業質量提升項目,通過“一個行動方案、一批目標企業、一套標准體系、一個服務平台、一批服務專家、一套推進機制”,“一業一策”推動質量變革。

蘭溪某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牛仔布產銷,產品出口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曾因產品質量波動,頻遭客戶投訴。蘭溪組織質量攻堅小組予以幫扶。經改進,產品批次合格率從94%提至97%,投訴大幅減少。“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銷售額超億元,同比增長11%。”該公司負責人說。

特色產業質量提升取得積極成效,保溫杯(壺)、磁性材料產業入選長三角質量提升示范試點項目。

針對重點產業鏈,開展質量強鏈行動。其間,金華市制定“一縣一鏈”“一鏈一策”質量提升方案,繪制產業鏈質量圖譜,形成質量攻關清單,明確質量提升的目標、路徑和措施,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新材料2條產業鏈入選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金華市還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帶頭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全流程質量管理。“鏈主”帶動下,全市2241家規上企業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方法。

借助質量強鏈,一批制約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質量瓶頸取得突破。2024年以來,金華市實施質量攻堅項目25個,解決質量技術問題79個,助企降本增效1.2億元。

品牌賦能

8月22日,在陝西延安舉行的中國果業品牌大會發布全國果業品牌建設經典案例,浦江葡萄在列。經專業評估,浦江葡萄品牌價值創新高,達到31.65億元。會上,浦江葡萄還入選中國果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將向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果業品牌邁進。

通過一粒“身價不菲”的葡萄,看見金華市品牌建設成效。

近年來,金華市出台品牌建設發展行動方案,制訂《加快實施“浙江制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實施品牌打造、品牌強基、品牌推廣、品牌保護四大行動,推出品牌培育、品牌出海、人才培養等12項舉措,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體系,城市品牌指數躍升全國第9。

其間,金華市成立全省首個企業自主品牌建設聯盟,聚焦重點產業鏈,做強品牌矩陣,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培育體系。同時,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在全省率先推行“品字標”浙江農產、浙江服務獎勵政策,以及“中國精品”“浙江精品”獎勵政策﹔推出“首席品牌官貸”等融資增信項目,調動企業品牌創造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金華市累計培育代表浙江一流企業的“品字標”企業813家(涉及十條重點產業鏈的“品字標”企業304家),覆蓋一二三產,總數居全省第三。其中,“品字標”浙江農產企業15家,全省最多。

隨著品牌建設行動深入開展,品牌價值得以凸顯,品牌經濟漸成氣候。2024年全年,金華市“品字標”企業營業收入2095億元,佔了規上制造業企業營業總收入的近三成。

品牌建設還有力促進共同富裕。以浦江葡萄為例,已然是當地人口中的“共富果”。據了解,金華市浦江縣已構建起以巨峰葡萄為主的30多個優質品種葡萄產業格局。2024年,全縣種植葡萄6.7萬畝,產值約14.25億元,有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