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山裡人”過上“城裡”日子

溫州樂清大荊鎮全力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張孟濤
2025年09月18日14:58 | 來源:樂清市融媒體中心
小字號

  大荊溪水流過分洪工程隧洞,向樂清灣不停奔去﹔溪兩岸,建設的熱潮涌動。在溫州樂清北部片區大荊鎮,一場關於補齊短板、縮小“三大差距”的生動實踐,正悄然改變著城鄉面貌和百姓生活,“山裡人”也開始過上了“城裡”日子。

  “現在出門方便多了,看病不用奔波,養老也有了好去處。”日前,在大荊鎮下山頭村,70歲村民高育林在村內豐收驛站領取養老金后笑著說。這位老人的獲得感,是大荊鎮近年來一個個投用的重大基礎設施成果的展現。

  《樂清市大荊片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2021—2025年)》實施以來,共開工98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54個項目已完工,完成投資超70億元。

共富大棚。周洪石攝

共富大棚。周洪石攝

  產業深耕,激發內生動力。透光明亮的玻璃大棚內,65種鐵皮石斛種源在棚內“自在”生長,不遠處,鐵皮石斛產品展示中心內,返鄉青年周晗靜泡好了一杯石斛咖啡,等候訪客到來。這個位於大荊鎮平園村內、面積180畝的“共富大棚”,不僅是大荊鎮鐵皮石斛產業進一步壯大的標志,更是周邊村民與村集體的“致富”之所。該“共富大棚”每年用工量超1萬人次,每年僅臨時人員工資結算就超百萬元,並且村民每年可得1200元/畝的租賃收入,村集體每年分紅收益2000元/畝。

  在“共富大棚”等模式推動下,1.3萬畝鐵皮石斛在大荊鎮及周邊鄉鎮蔓延生長,石斛酒、石斛面膜等200余種衍生品從雁蕩山鐵皮石斛產業研究院走向市場。2024年鐵皮石斛全產業鏈產值突破60億元,帶動5萬多農民增收致富。

大荊頤養中心。周洪石攝

大荊頤養中心。周洪石攝

  養老革新,呵護晚年幸福。大荊及周邊鄉鎮一直有著較高的養老需求。今年樂清城投大荊頤養中心的建成投用,大大強化了大荊片區的養老服務能力。走進該中心,“整潔、干淨”是第一印象。這裡有智慧康養服務,洗澡機器人、夜間巡查機器人、智慧床位毫米波雷達監測長者心率,家屬在家也能關注到長者動向﹔這裡有一整天的貼心呵護,早操、特色課程等,讓老人樂在其中。

  “這裡有什麼課我都上,大家都對我很好的。”78歲的潘洪明直言住在這裡很舒心。他自6月底住進該中心后,身體狀況明顯改善。社工李敏奇描述:“潘爺爺從一開始坐著輪椅由家屬陪同來頤養中心察看,到入住一段時間后拄著拐杖出行,再到如今,在康復課程后,已正常行走。”

  醫療升級,構筑健康堡壘。樂清市第五人民醫院完成新院址搬遷以來,各醫療科室推陳出新,打造了多個“明星科室”。康復科今年又收到了15面錦旗,已在群眾中“口口相傳”﹔消化腫瘤科有2名上海仁濟、上海十院等醫院的知名醫生固定每月來院坐診,讓大荊居民在鎮域內,享受“大城市的醫療服務”……

  未來鄉村民生改善的溫暖圖景在大荊鎮下山頭村徐徐展開。百姓書屋擁有書籍7000余冊,與全市各大圖書借閱點系統連通,實現“城裡借書村裡還、村裡借書城裡還”。下山頭文化禮堂門口的廣場,是村民每晚娛樂的好去處,有跳廣場舞的,還有散步的,好不熱鬧。

  從保障安全的分洪工程到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從特色鮮明的鐵皮石斛產業到提質擴容的醫療服務,從智慧創新的養老模式到充滿活力的未來鄉村,大荊鎮正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補齊發展短板,縮小“三大差距”,書寫著共同富裕的生動篇章。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