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求變,新興產業成勢
麗水蓮都: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

近日,浙江某閥門有限公司成功競得麗水市蓮都區高溪區塊黃塘窯周邊A3-1-1地塊,這裡落地的是該公司超低溫工況精密智造球閥智能工廠項目,投產后年產值預計超2億元,將成為蓮都智能閥門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躍遷的新標杆。“從1.6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到25畝智能新基地,每一步的成長都離不開蓮都的精准支持。”企業負責人陳凡說。
作為全省首批調出山區海島縣的市轄區,近年來,蓮都以科技創新為筆、產業升級為紙,強化人工智能賦能,美麗健康、智能閥門等產業聚鏈起勢,布局低碳能源、先進材料、未來出行三個新興產業,謀劃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X個前瞻產業,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奮力打造山區發展新質生產力先行地。
找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切口,蓮都精准構建“政策+平台+服務”支撐體系。在浙江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裡,技術人員正用常溫基因保存技術處理樣本。“傳統基因保存需要-196℃深低溫設備,我們的技術讓樣本在常溫下就能穩定存儲。”浙江大學博士董偉仁拿起一支保存管介紹。這項打破行業常規的技術,可以延伸至醫療診斷、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為精准醫療提供了關鍵的基礎支持,目前已為全國千余人提供服務,還與多家醫院達成合作。
傳統產業的“智改數轉”同樣精彩。某科技集團的生產車間內,自主研發的上裝式偏心C型耐磨球閥是企業的明星產品。“這款產品壽命比國外同類產品長一年,價格卻從百萬元降至20余萬元。”該集團麗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長青說。企業2021年搬遷至蓮都后,在科技部門推動下與中國計量大學合作,研發項目入選浙江省“尖兵”計劃,還建成省級企業研究院。而浙江某植物科技公司則通過智能化生產線,將普通的茶葉加工成速溶茶、抹茶產品,年消耗茶葉1.5萬噸,帶動浙西南茶農增收。
明確的產業定位,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才前來創業。浙江某科技公司正是一家專注於人形機器人與機器狗二次開發的蓮都本土科技企業。在市區防洪堤上,企業創始人范俊以經常帶領團隊調試人形機器人的步態。“剛入行時,連機器人平衡問題都要啃三個月,現在我們的產品能跳舞、導覽,還能跑馬拉鬆。”范俊以表示,2024年底,他因低空經濟結緣機器人技術,就迅速被這一領域的潛力吸引。2025年初,他帶領團隊跨界創業,僅用5個月就推出自主系統,公司的機器人產品在近期浙BA籃球聯賽中展示了舞蹈和導覽功能,也引起許多關注。
2025年4月,蓮都出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生態工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既錨定“1+2+3+X”現代化生態產業體系構建目標,又為美麗健康、智能閥門等特色產業升級及新興產業培育提供精准支撐,推動科技創新從“單點突破”轉向“鏈式聚合”,為山區縣以政策為抓手破解創新與產業融合難題、系統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清晰路徑。
數據顯示,2024年蓮都的R&D(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提高至3.05%,全省排名較上年度前進2個位次。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64家,2個項目入選省“尖兵領雁+X”科技計劃,2025年,精密球閥產業集群入選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為該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