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蚌埠怀远:“五彩”产业助力多彩生活

胡雨松、陈若天
2021年07月05日14:36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怀远,应该是什么颜色?

  是怀远石榴的红色?还是白莲坡贡米的白色?抑或是金邦甲鱼的黑色?

  现如今,已经很难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怀远。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径,怀远立足农村农业资源优势,精深打造红、黄、绿、白、黑“五彩”产业,变农业生产“小资源”为农民致富“大收益”。

  脱贫户成“绿色产业”带头人

  大多数时候,程鹏都很忙。

  2017年,在外打工的程鹏带着西瓜种植技术回到老家怀远县白莲坡镇胡疃村,与妻子张维勤搞起西瓜种植。如今,两个人在村子里承包下99亩地,翻土、催芽、追肥、搭建大棚、联系销售、西瓜装车发货……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小两口独自完成。一边伺候瓜苗,还要一边伺候家中患病的老人与小孩,程鹏和张维勤有时候忙得连水都喝不上。

  偶尔,程鹏也很“闲”。

  有时候,程鹏会从瓜田里突然“失踪”。附近的瓜农遇到种植难题,都会找程鹏请教,程鹏总是乐呵呵地放下手里的活赶去帮忙。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吗?听到这个问题,程鹏笑了:“技术学去了也就学去了,乡亲们一起富起来不是挺好嘛!”

程鹏在胡疃村承包的99亩瓜田。人民网 陈若天摄

  想种好瓜,更多靠的是苦功夫。程鹏小两口这几年吃过的苦,胡疃村驻村扶贫干部刘银萍全看在眼里,她说:“程鹏他们家从当年的贫困户,到如今成为村子里西瓜种植的带头人,真是小两口一点一滴拼出来的。”

  胡疃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群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在程鹏回到胡疃村不久,驻村干部就主动找到程鹏,了解到程鹏掌握先进西瓜种植技术。随后,驻村干部为程鹏联系扶贫小额贷款,协调村民的空闲用地为西瓜种植提供场地。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双赢,既填补了村子里西瓜种植的空白,也为程鹏通过技术实现致富提供了可能。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今年程鹏一家全年净收入已经超过15万元,种植的“美都8424西瓜”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优良品种,甚至有西瓜种子厂家慕名而来,主动给程鹏提供种子,希望可以借程鹏之手培育出一批黄皮西瓜投放市场。

  看见程鹏通过技术脱贫、勤劳致富,刘银萍也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我们村今年照例为程鹏准备好了无息贷款,可是他一直没时间来村里签字完成手续。这样也好,说明他现在真不缺钱!”谈到未来的发展,程鹏暂时也没有盲目扩张的野心,“感谢村里面给我们提供帮助,都是主动送资金送政策上门。现在我还是想先稳一稳,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无技术门槛,工作车间“草编黄”火了

  在农村,像程鹏这样懂技术的人还是少数,为了让多数没有特长的人也能充分就业,白莲坡镇建立起“无技术门槛”的工厂车间。

  临近中午,白莲坡镇新庄村草绳编织车间内依旧是忙得热火朝天,十几架草编机飞快运转着,村民将回收来的秸秆塞进机器内,一段草绳很快编好。汇农草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建军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这座车间建成于2019年12月,面积780平方米,内部共有草绳加工机器36台,每台机器一年能给村民增收1到2万元。

村民在白莲坡新庄村扶贫车间进行草绳加工。人民网 陈若天摄

  草编机使用起来并不复杂,也没有技术门槛,村民在家里都可以完成操作。“我们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上对村民没有要求,把大家集中到车间来进行草绳加工,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是为了村民着想”。唐建军表示,目前来车间工作的村民,家里居住面积比较狭小,如果将草绳堆在家里,必然会影响家庭居住环境,“还是鼓励来车间工作,如果家里有事,在家做好再送过来,我们这里也认可。”

  在白莲坡镇,以“黄色草绳”为代表的就业车间直接开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既方便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也解决了村民自己发展规模小、个人对外销路窄的后顾之忧。新庄村村民李丽萍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她在这里每年收入能拿到1万元以上,“这边是多劳多得。上下班时间比较自由,很适合我这样平常需要照顾老人孩子的人。”

  大户带头,多彩农产品扎根乡村

  “我们这养的龙虾品质好,北京簋街都是抢着要,一般一两左右的龙虾,在北京能卖到50块一只!”聊起企业的拳头产品,蚌埠皖浙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皖浙农业”)总经理张春连难掩激动之情。

张春连捕获的龙虾个头超过1两,在北京市场售价能超过50元一斤。人民网 陈若天摄

  2018年,皖浙农业通过流转承包土地1600亩,在白莲坡镇邵王村开展稻虾综合种养,3年来,年均利润突破200万元。张春连介绍,皖浙农业主要从事稻虾综合种养、小龙虾良种繁育、水稻种植和农副产品销售等,公司承包土地覆盖三个村庄,雇佣当地民工约60人。

  作为村里农业大户,皖浙农业的产品远销江浙沪粤京,对于来公司打工的村民,张春连并没有在技能上对他们有更多的要求,“都是乡亲,会撑船能插秧就可以了。”也正因如此,村子里甚至有70多岁的老人来皖浙农业打零工。

张春连下田捕捞龙虾。人民网 陈若天摄

  每年4月到6月是龙虾捕捞最忙的时候,为了不让土地闲置,其他季节张春连还在田里种水稻、养螃蟹,形成了“红色龙虾,白色贡米,青色螃蟹”的多彩农产品供应体系,张春连说:“这些都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村民在我这打打零工,一年起码也能挣到8000元以上补贴家用。”

  2019年,耿军晋来到白莲坡镇,成为镇上专职扶贫的挂职副书记。在耿军晋看来,程鹏的西瓜、新庄村编草绳的工作车间、张春连的皖浙农业,分别代表了当地助农增收致富的三种模式,“有能力有技术的个人,我们给政策;有时间的,我们给场地;有能力成为本地领军企业的,我们就推一把力,让企业在我们这扎根,带动就业,发挥领头人作用”。

  “说到底,不管是自主创业还是企业发展带动就业,我们还是希望村民能发挥所长,实现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耿军晋说。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