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圣旨到!嘉兴这个展览带你一睹圣旨真容

王萧萧
2022年01月19日08:37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古装剧中宣读圣旨场景留给人最深的印象之一。那么,真正的圣旨长什么样?又会记载哪些内容呢?

近日,由嘉兴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奉天承运——明清圣旨珍品展”在嘉兴博物馆展出,140件(套)圣旨文物让市民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更新了大众对圣旨知识的了解。

此次展览共展出140件(套)圣旨文物。人民网 王萧萧摄

圣旨作为皇帝专有特发的宫廷文牍,其使用范围包括重大事件的公布,重要思想的传输,官员的奖谕、擢升、任免和处罚,爵位的册封,皇位的传禅,军队的征召,赋税的徵蠲等,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首创皇帝制度,把“命”称为“制”,把“令”称为“诏”。汉代蔡邕在《陈政事七要疏》中第一次把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至今已有1800多年。

圣旨作为皇帝专有特发的宫廷文牍,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人民网 王萧萧摄

而大众常听见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说法,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朱元璋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就自称“奉天承运皇帝”,之后他颁发的诏书前面都要加上这六个大字,从此成为定制,得到广泛使用。另外,皇帝颁发的圣旨不仅有诏曰,还有制曰、敕曰两种。

朱元璋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就自称“奉天承运皇帝”。人民网 王萧萧摄

嘉兴博物馆展陈部主任陈宽介绍,和电视剧里一手展开的圣旨不同,明清两朝真正的圣旨宽度一般都有30多厘米,而长度在2.5米到6米之间,至少需要两个人来展开。

“在明朝的圣旨上,经常会用到‘广运之宝’这个玉玺,‘广运之宝’就是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玉玺的印只有一半,包括上面的文字也只有一半,这是为什么呢?”讲到这里,讲解员卖起了关子。原来,古代防伪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为了防止假传圣旨,广运之宝旁的一行文字只盖了一半,另一半完整的印鉴在皇宫里存档备份。如果有人假传圣旨,皇帝会将自己内部的骑缝章的另一半与所传圣旨进行贴合,如果二者相吻合,则代表这个圣旨是真的。

圣旨上的龙纹图案。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另外,明代和清代的圣旨也有着鲜明的区别。“与明代相比,清代圣旨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使用了满文书写,右边是汉字,左边是满文。”陈宽说,清朝的圣旨颜色也更加丰富,品阶越高的官员,颁发给他的圣旨颜色越丰富,还会绣上底纹,比如仙鹤的图案就代表着一品大臣。

清代的圣旨,右边是汉字,左边是满文。人民网 王萧萧摄

孙铭恩家族诰封的十道圣旨。人民网 王萧萧摄

在此次展出的明清圣旨中,孙铭恩家族诰封的十道圣旨最有史料价值。孙铭恩可谓清版“杜拉拉”,十道圣旨让从他初入仕途到官居一品,仅历时十八年。十八年、十道圣旨,概括了他的一生,也系统地反映了清代官员选任、简拔、考察、奖赏、封赠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形。

保存圣旨的诰命盒。人民网 王萧萧摄

市民正在参观圣旨展。人民网 王萧萧摄

此次展览除了圣旨外,还展出了专门用来保存圣旨的圣旨箱、诰命盒,以及色彩艳丽的清代凤冠、蟒袍、官服、朝珠、凉帽等文物。这些圣旨相关的木刻类、服饰类展品,向人们展现出风雨淬炼后的文明,其中蕴含的信息值得观者驻足品味。

(责编:王萧萧、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