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改革成果113项
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5年后发布成绩单
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
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35项,其中全国首创达113项,31项复制推广到全国……日前,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5周年成绩单发布。
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到2020年8月30日实现“扩区升级”,形成“一区四片”的发展格局,5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改革集成、项目落地,已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持续加码制度创新
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是核心。“浙江自贸试验区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率先落地。”浙江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共335项,其中全国首创达到了113项,31项复制推广到全国。
数字自贸是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三张“金名片”之一,也是杭州片区的鲜明特色。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潜力无限。然而进口商品的退货处理,曾一直困扰跨境电商企业。在杭州片区,杭州海关通过拓展退货形态、精简退货流程及探索超期退货监管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包裹退货新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并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之一,在全国进行推广。杭州作为跨境电商“诞生地”的先发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与此同时,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了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率先落地。如2022年1月,宁波片区获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截至2022年2月底,已有140家企业办理10类试点业务3380笔,合计金额9.9亿美元;杭州片区滨江区块上线了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近日也被商务部等7个部门认定为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在一系列改革措施带动下,区内知识产权发展迅速,2021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2.5万件,同比增长35.9%。
开放高地带来市场活力
改革成果不断落地的同时,浙江自贸试验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自挂牌以来到2022年2月,区内累计新增企业达9.3万家,2021年舟山、宁波、杭州、金义片区同比增长22%、56%、28%和93%,整体呈现出较强的市场活力。2021年,浙江自贸试验区以1/400的全省国土面积贡献了全省7.6%的新增注册企业、8.1%的税收收入、18.6%的进出口额、13.8%的实际利用外资。
浙江自贸试验区也成为“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推动力量。自挂牌以来到2021年底,区内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4万亿元,2021年超7700亿元,同比增长39%;区内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42亿美元,2021年超25亿美元,同比增长73%。
据悉,新修订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根据2020年扩区以后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改革任务以及事权下放要求、制度创新需求、法治保障诉求等变化,作出了全面修订。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将建设数字自贸区作为引领主线,围绕打造全国数字自贸区的“浙江样板”,明确了数字自贸区建设总体要求,在有关章节中进一步规定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贸易促进、数字金融创新、数字化监管服务等落实数字化改革要求的具体制度,并明确要求自贸区推进数字新基建、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浙江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将以扩区两周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力争取得“十大标志性成果”,包括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球数字变革策源地初见雏形、数字人民币试点落地、海外仓全球布局体系初步形成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舟山:党建引领人才聚力 打造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 改革试验任务全面落地实施、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加快建设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加快推进自贸区数字化改革、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成功召开四届世界油商大会……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坚持系统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围绕“三个1亿吨”目标,聚焦油气全产业链等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深化改革探索,全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分答卷”背后,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是什么? 党建聚合起各方资源 五年来,舟山始终坚持“自贸区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全市重大项目一线全力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阵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组织关爱在心上”的项目党建“四上”工作法。 党员先锋突击队在鱼山大桥建设现场。…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