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之江實驗室高級研究專員李國瑞——

讓仿生魚游向萬米深海(科技自立自強·青年科學家)

記者顧春
2021年03月29日09: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之江實驗室高級研究專員李國瑞的科研之路,和仿生魚緊緊連在一起。從提出有意思的創意,到成功通過海試,這條“魚”終於“游”向了深海。他說,堅持到現在,是科研的趣味、成就感、喜悅感支撐了他。

在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底處,一條柔軟的“魚”在輕輕扑翼。這條仿生魚,源自李國瑞10年前的創意。那時,他還是一名大學生。如今,他已是浙江杭州之江實驗室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專員。這條“魚”,也“游”向了深海,“游”上了《自然》雜志封面。

創新,讓軟體機器人一步步游向深海

在李國瑞的手機裡,記者看到10年前“魚”的雛形:與現在這條仿生魚類似的藍白兩翼,更短更圓,連著一個簡陋的控制器。“那時,我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就讀,學校倡導科技創新,我覺得水下機器人有意思,就在大一暑假琢磨著做了一個仿生魚雛形,能遙控它在水裡游動。”李國瑞說。

大學畢業后,李國瑞考入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交叉力學中心讀研。導師黃志龍教授看到他做的水下機器人后,建議他跟著軟體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實驗室的李鐵風教授學習。這個實驗室的科研強項之一,就是軟物質和智能軟材料。李鐵風建議:深化這條“魚”的性能,攻關智能軟體水下機器人。

2017年,李國瑞課題組做出電驅動的水下機器人,綜合性能相當好——游速快、全透明、低噪音。成果發表在《科學》子刊上,還登上浙大官網首頁。

接下來朝哪個方向研究?李鐵風和他一起分析:深海水壓那麼高,海洋生物為什麼能經受住壓力生存?這或許說明在深海環境,軟材料比鋼鐵更具優勢。

於是,下一步方向有了:開始研發深海軟體機器人!帶著這個異想天開的創意,李國瑞開始了一步步的探索。

探索,將“生命之秘”化作“機器之力”

在深海科考中,深海機器人必須有高強度的金屬耐壓容器保護,才能抵抗巨大的壓力。

“造一條能在馬裡亞納海溝游泳的機器魚。”李國瑞興致勃勃。馬裡亞納海溝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低溫、寂靜,水壓極高。

在馬裡亞納海溝6000—11000米之間,生活著一種獅子魚,它的骨骼分布在凝膠狀柔軟的身體中。從獅子魚身上,李國瑞獲得靈感:“要是將單薄的電子元器件離散分布,並嵌入柔軟的硅橡膠中,扛住高壓,不就能擺脫傳統深海機器人必用的抗壓外殼了嗎?”

深海獅子魚的“生命之秘”化作了“機器之力”。最后成型的仿生軟體智能機器魚,形似一條深海獅子魚,長22厘米,翼展寬度28厘米,大小如一張A4紙。兩個會扑動的側鰭,與軀體的“肌肉”相連。當機器人電池發出的電信號經過“肌肉”時,這些“肌肉”便會舒張,通過節律性扑翅實現游動。

2019年12月,仿生魚潛至馬裡亞納海溝深處。海試影像記錄顯示,在馬裡亞納海溝10900米的地方,仿生魚實現了穩定扑翼驅動。2020年8月27日,仿生魚在南海3224米深處成功游泳。

這條“魚”能“游”上《自然》雜志封面,在於它的優勢和價值。目前,深海機器人的抗壓外殼成本高昂。仿生魚又輕又靈巧,重量還不到200克,而且成本遠低於現有的深海機器人。“軟體機器人有很多特殊優勢,對復雜環境、極端環境、惡劣環境適應性都好。”李國瑞說,未來或將看到,軟體機器人深入有待探索的深海區,在珊瑚礁、水下洞穴中穿行,參與海洋監測、海洋污染清理和預防、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多工作。

堅持,在挫折的苦后體味成功的甜

圓臉,笑容陽光,背著雙肩包——李國瑞出生於1990年,是一名90后科學家。

90后科學家向往什麼?李國瑞向往活潑的生活,“我的生活太單調了,除了科研,還是科研。而且,做科研有很多‘痛苦’。”

“做這條仿生魚,苦苦堅持才成功。”李國瑞原本估計一年做成功。沒想到,這一做就是3年。

2018年到2019年,李國瑞經常去上海海洋大學做模擬深海試驗。沒想到,深海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給了他悶頭一棍。

各種各樣的失敗接踵而來。元件壓壞,人工肌肉不能驅動。“好好的人工肌肉,按理不怕壓力。但一到深海環境,驅動就失效。是電的原因,還是機械原因?”李國瑞說,光弄清這個問題就足足折騰了一年,才確定是材料特性——高壓和低溫下,會導致驅動失效。

“每次深海裝備試驗,隻能排除一個科學問題,然而試驗成本卻十分昂貴。每次回到課題組匯報試驗的失敗情形,其實都需要一定的勇氣。”回憶“痛苦”的闖關經歷,李國瑞忍不住笑了。

因為一條“魚”,李國瑞的生活更“無趣”了。申請出國交流兩年,去了3個月,他就趕回國繼續做實驗。2019年做海事試驗前,他將器械理好給合作方,當天啟程去外地開會。沒想到路上接到電話:電池短路了。他當晚就趕回杭州,重新准備海試器件。

“但這趟折返太值了,馬裡亞納海溝的萬米海試,就是在這次做成功的。”李國瑞慶幸地說。

2020年8月,李國瑞和團隊到南海試驗,在海上漂泊多日,其間還遇到了台風。李國瑞回憶說:“船跟著浪一直搖,人都暈乎乎的。台風過后,夜裡海況條件轉好,我們馬上開始試驗。凌晨3點,我們在主控室裡盯著機器魚,看著它在海底張翼,成功完成預定游動,那一刻實在太激動了。雖然做科研有很多‘痛苦’,但‘痛苦’之后的快樂是巨大的!”

李國瑞笑著說:“做自己擅長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盡管做科研免不了挫敗和‘痛苦’,但堅持到現在,還是科研的趣味、成就感、喜悅感支撐了我。”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9日 11 版)

(責編:王麗瑋、張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