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灌雲燕尾港:讓美麗鄉村建設記住“鄉愁”

三百弓村航拍圖。燕尾港鎮供圖
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漫步在江蘇省灌雲縣燕尾港鎮三百弓村寬闊干淨的道路上,綠樹掩映下的一排排二層小樓鱗次櫛比,牆上一幅幅“鄉情”“鄉愁”水墨畫扮靚了村庄﹔寬敞整潔的休閑文化廣場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村前兩岸樹木蔥蘢的排灌渠內倒影著藍天白雲……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徐徐打開。
據悉,今年3月份以來,灌雲縣臨港產業區、燕尾港鎮先后投入300余萬元,對三百弓村公共環境進行了全面升級打造,新裝了路燈、建設了公園、修建了停車場,並且加大綠化投入,對村內環境進行再整治,村居面貌煥然一新。按照構建“中心城、中心鎮、中心村”3個平台的建設思路,該鎮科學開展村庄集鎮建設近、遠期規劃,形成有機整合,合理布局環境公益設施,使公共資源的利用達到最佳效益,為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扎實了驗收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通過深挖生態潛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將鄉村所持有的生態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推動農村從傳統向現代嬗變,讓美麗鄉村建設記住‘鄉愁’。”燕尾港鎮黨委書記李恆軍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燕尾港鎮三百弓村地處新沂河入海口,沂河淌獨特的自然環境讓畜牧業成為該村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村民靠著大灘上的草養殖牛羊,一家帶動一家,逐步發展,最多的時候村裡有一千多頭牛。該村曾連續4年被灌雲縣政府授予“全縣養牛第一村”,加上規模化養豬,如今家家生活殷實富足。2012年該村也被評為市“經濟十強村”。燕尾港鎮副鎮長、三百弓村黨支部書記張妍介紹,三百弓村將進一步發揮綠色灘涂養殖優勢,打造科學養殖、就地屠宰、統一銷售一條龍發展模式,增加集體和村民收入,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近年來,燕尾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各類優秀人才投身農村發展,不斷充實村級后備力量,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今年4月份該鎮在全縣范圍內公開招聘2名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鄉村振興工作專員,投身到村級各項事務中去,活躍在村級發展的方方面面。燕尾港鎮組織部門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該鎮將加大對優秀鄉村振興專員的培養力度,鼓勵他們做好第一陣地的宣傳員、信息員、聯絡員、檔案員,扎根基層,盡職盡責。同時通過制度創新,加大優惠政策力度,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和青年人返鄉建設,加入到基層治理隊伍中,為基層服務注入了新鮮活力,帶動村裡百姓參與到鄉村治理中。
以文化建設為抓手,形成推動鄉村振興多方合力。2018年燕尾港歷史名人文化廣場如期建成,集中展示沈雲沛、張謇、武同舉、陳吉余等為燕尾港建設獻智獻策、盡責盡力的歷史文化名人﹔2021年開山島景區獲批國家3A 級旅游景區,王繼才陸上事跡展示館竣工,開山島黨性教育基地服務功能日趨完善,紅色文化發展動能匯聚成效明顯。每到節日,燕尾港太極拳協會的表演、老百姓廣場舞比賽、花船表演等,極大豐富了百姓的文娛生活,提高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李恆軍表示,下一步,燕尾港鎮將結合實際,立足資源優勢,採取多項措施,抓規劃、強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為農業農村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馬兆軒、徐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