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浙江:這裡的“江郎”有“顏值”還“會賺錢”

張麗瑋
2021年09月29日08:37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了浙江新的使命。旅游如何為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加油助力?浙江省給出了一份答卷——以“繡花”功夫,通過“微改造、精提升”,用小變化、小改造、小更新,提升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浙江省各地藝術村、旅游景區、風情小鎮等顏值再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助推農旅融合發展,人人有事干,家家有收入,一幅未來旅游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微改造,大變化

景區“有看頭”,游客“有想頭”

雖已時值9月,今夏卻遲遲不舍離開,浙江各地綠草如茵,樹影婆娑。烈日炎炎的正午,開化縣下淤村內,游客絡繹不絕。

“我們對閑置農房進行統一收儲,通過改造提升,引進藝術家,從而打造新業態。其中,兩山展示館、非遺小鋪等場館已經改造完成,游客過來,可看、可玩的更多了,來了還想來。”下淤村講解員胡艷華介紹,通過“免租+補助”,該村已先后吸引11名藝術家入駐。

陳進便是其中一位。在北京工作20多年的陳進,不僅參與了非遺小鋪的改造設計,更是選擇留在下淤村,開了一家酒鋪。對於留在下淤村,陳進設想了很多,“下淤村對我來說不僅是藝術創作之地,我更希望在這裡打造一個藝術家交流平台,讓眾多的藝術產品從這裡誕生。”

改造后煥然一新的農房。人民網 張麗瑋攝

巨石三爿頂破天,一川字秀底無邊。作為浙江省首個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以獨特的丹霞地貌,備受省內外游客喜愛。

體力不允許爬上頂峰,卻又不想錯過美景,怎麼辦?今年“五一”期間,江郎山腳下新開的“傲鷹空中之旅”體驗艙,解決了游客這一難題。

游客戴上VR眼鏡,跟隨無人機鏡頭,可身臨其境,猶如化身一隻傲鷹,遨游在江郎山間,一覽山中美景。

在這裡,可體驗一場空中之旅。人民網 張麗瑋攝

“戴上VR眼鏡,游客便換了全新視角﹔聆聽語音講解,可對江郎山全貌、特色景點進行詳細了解。游客還可根據需求,對接下來的登山行程進行規劃。”江山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雨鳴認為,“傲鷹空中之旅”項目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還使得景區游覽觀光方式進一步創新升級。

據悉,江郎山今年還開放了一條長約50米的三維環幕時空隧道。目前,120個平時閑置的停車位正進行改造提升,預計今年10月,改造好的房車基地也將向游客開放。

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浙江各地用“繡花針”功夫,讓景區“有看頭”、游客“有想頭”。

精提升,做足旅游特色

高質量打造文旅金名片

說起江山市大陳村,很多人會想到大陳面。大陳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曾唱進了人民大會堂。對此,大陳村黨總支書記汪衍君卻並不滿足,他想讓更多人知道大陳村故事、了解大陳村文化。

在汪衍君的推動下,大陳面的故事再次被改編成了大型歌劇《大陳見面》。如今,汪氏宗祠前的廣場上每晚都會上演兩場《大陳見面》。“一共22位演員,大部分都是本村村民。”村講解員周麗玲介紹道。

“汪氏宗祠以前承擔了村裡學校的作用。我初中就是在這裡讀的書。你們看二樓房間,以前是女生宿舍。現在,這裡是省級文保單位。”這座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的建筑,在周麗玲的講述中鮮活了起來。

“如何將文化做活?我想著要把老百姓打造成景色,展示自己的同時就是展示本土文化。”汪衍君說,今后歌劇《大陳見面》不僅有村民當演員,還會讓游客參與進來,增加體驗感。

改建中的大陳紀念館。人民網 張麗瑋攝

目前,在大陳村,大陳紀念館正進行數字化提升、文萃中學正改成民國風咖啡館……這些著眼於細節的小變化,美了大陳,也吸引了本地的旅游公司。“已經簽了合作協議,他們每天會向村裡輸送400名左右游客。”周麗玲興奮地說。

走進余東村,又是一番別樣景象。在這裡,農民畫作遍地開。余東村被譽為“中國第一農民畫村”。目前,全村已有牆繪百余幅。

“你看,我們現在將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都種上蔬菜,農民牆畫下就是景觀式‘一米菜園’,不僅環境好看了,也有農村特色。”余東村未來社區專班負責人黃平介紹,村裡還借此與藝術高校和機構合作開發了藝術寫生、農耕研學項目。

“隨著‘微改造 精提升’項目不斷落地,如今來余東村的游客量有了明顯增加。”黃平笑著說。

余東村現有300余人參與農民畫創作。人民網 張麗瑋攝

盡享旅游紅利

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余東村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理念,全面提升村庄環境、打造景觀節點、引入文創業態,帶動當地居民實現家門口創業就業。

肖美仙從未想過,自己做的“媽媽餅”一天能賣出五六百個。“客人排隊等著咧!”肖美仙邊做餅邊與記者聊家常。

為何叫“媽媽餅”?肖美仙說,這是小時候母親常做給她吃的餅。人民網 張麗瑋攝

今年,余東村將原來的豬圈改造成了廚房,並對外出租。肖美仙與老伴合計后,承租了下來。

前幾年,肖美仙也曾賣過“媽媽餅”。“以前是推著小車出去賣,一天賣出100個就頂天了。現在忙不過來,這不還找來了同村人幫忙。”肖美仙透露,從今年4月營業到現在,足不出村,她每月靠賣“媽媽餅”能有五六千收入。

同樣因為鄉村發展旅游得到了實惠的農民,在浙江還有很多。

在不足5平方米的店鋪內,大陳村的汪江慶通過賣油炸果,養活了一家人。“家裡人身體不好,以前隻能四處打零工,賺不了多少錢。”如今,汪江慶的油炸果不僅賣給了游客,更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小吃。

汪江慶經營的油炸果店成為很多游客的打卡點。人民網 張麗瑋攝

在衢州市杜澤鎮杜澤老街開店的謝志雄,也“吃”到了旅游帶來的紅利。“現在,游客多了,我們的收入也隨著翻倍。以前做的餅子基本都是賣給本地人,現在,一半都賣給了游客。”謝志雄說。

隨著游客增多,新的問題出現了。“有些商家價格虛高,出現了宰客情況,這直接影響到景區的名聲。”講解員徐藝回憶道。

為整治景區信用環境,如今,老街百余家商戶門口牆上都安裝了“信用智治門牌”。游客通過掃一掃上面的“智慧商圈信用碼”,就能看到商家的信用分值、特色商品等信息。商戶依據分值被分為信用藍碼、信用綠碼、信用黃碼、信用紅碼四個等級,分別對應優秀、良好、一般、待改進。

商鋪誠信好不好,游客掃碼即可見。人民網 張麗瑋攝

“信用碼等級劃分后,商家相互間也暗暗較勁。現在基本聽不到游客對景區定價方面的投訴了。”徐藝介紹,根據不同顏色,商戶還可獲得相應等級的貸款額度,這對商家來說也是一種利好。

特色鄉村旅游帶動百姓致富。人民網 張麗瑋攝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浙江省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全省各地將用好“微改造”的“繡花”功夫,堅持以人為本、以質取勝、以點帶面、以小見大、以文塑旅,從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高度,持續擦亮“詩畫浙江”的原色。

(責編:張麗瑋、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