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深化“雙創雙全”組織力提升工程 為“無差別城鄉”建設注入“紅色動能”
近年來,湖州市持續深化“雙創雙全”組織力提升工程,以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契機,聚焦“全面統籌、系統推進、開放融合、整體效應”十六字目標,大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無差別城鄉”建設深度融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亮點紛呈,呈現良好勢頭。
“重點抓、抓重點” 讓堡壘更加堅固
在城市基層黨建中,街道黨組織是連接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無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大單位還是小單位、樓宇還是商圈,都要落地在街道。各地抓住機構改革契機,深化街道體制改革,把建強街道黨組織這個“軸心”、發揮其領導作用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先手棋”。目前,各地按照“六辦三中心”的原則,普遍設置了黨建工作辦公室、綜合信息指揮室、社會事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等職能機構,將街道工作重心轉移到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上來,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司法等一線力量下沉到街道,對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也下沉到了街道,昔日的“行政末端”加速向“治理樞紐”轉變。
社區和群眾聯系最緊密,確保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很重要。近年來,湖州針對中心城區一些老舊社區活動場所“差、小、散”等問題,千方百計推動市區單位資源下沉,17家市直單位24處房產,累計3.3萬平方米用房移交給街道社區使用。針對新建小區,實行活動場所規劃建設多部門前置介入,切實防止有的新建小區活動場所出現“邊角料”問題。同時,湖州各級財政還累計投入資金近8000萬元用於街社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提升,按照“3+1+N”配置社區功能:“3”就是每個黨群服務中心都要具備便民服務、辦公議事、黨群活動等3項基本功能﹔“1”就是有條件的社區要建設1個有特色、個性化的功能空間﹔“N”就是根據社區居民不同構成、具體訴求靈活設置活動功能。目前,湖州已建立268個覆蓋街道社區、商圈樓宇、歷史街區等領域業態的標准化黨群服務中心。
“系統抓、抓系統” 讓治理更加有效
去年以來,湖州積極推進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和區域黨建互聯互動,以開展“雙聯系雙報到”服務為主抓手,大力推動“紅色聯盟”建設,探索建立“四方會談”“家園支部”等制度機制,在街道和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下拆除“藩籬”,共同構筑城市基層黨建“朋友圈”,條塊融合,雙向用力,不斷增強整體效應。
吳興區“民警副書記”推動社區治理和警務融合。湖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湖州吳興區龍泉街道東白魚潭小區的一道外圍鐵柵欄遭到人為損壞,成了居民出入小區的臨時通道。為徹底解決這一“破牆開門”問題,由街道發起,迅速召開了一場“紅色聯盟”議事會,6家聯盟成員單位聯手共管共治,破牆修好了,標語挂上了,監控裝上了,巡邏隊也跟上了……“小區很多問題僅僅靠一家之力很難解決,久拖成‘疾’。”街道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借助並發揮黨建聯盟這一平台作用,把問題擺上桌面讓大家來議一議,有些難事也就迎刃而解了。”吳興區愛山街道探索推行“穿警服副書記”策略,讓黨員社區民警兼任社區大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抓好社區黨建和基層治理事務,縱深推進掃黑除惡、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從原來的社區守護者轉變為社區管理者,從原來的治理參與者變成工作推動者。
“抓融合、融合抓” 讓服務更加貼心
服務群眾、造福群眾,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湖州全面部署推進“紅色驛站”“紅色頭雁”“紅色網格”“紅色物業”等紅色系列建設,基層黨組織活力充分激發,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
提升服務水平,關鍵在人。聚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素質優良的社區“紅色頭雁”隊伍,湖州推選了全市首批“最美社區書記”15名,還選派了44名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到杭州、寧波兩地的先進社區跟班實訓,開眼界、明方向、增動力,推動形成在基層集聚人才、在一線創業成長的鮮明導向。湖州南潯區南潯鎮增山社區黨總支書記錢國英在跟班實訓手記裡寫到,“實訓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清醒認識到,要想做一名讓組織放心的黨員、讓群眾滿意的書記,必須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湖州市8分鐘服務圈-紅色驛站。湖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黨建工作做得好不好,要向群眾臉上看。“這裡可以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到了放學時間,走上100多米路就可以到學校了。社區的這個紅色驛站很暖心!”一位在吳興區月河街道馬軍巷社區等著接孫子的老大爺開心地說。“小驛站大作用”,依托現有黨群服務中心、各類執法崗亭等建立的“紅色驛站”,環衛工人、送餐騎手、快遞小哥等奮斗在城市一線的戶外工作者,有了一個溫馨的休息場所。(李永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