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19年的“愛心涼茶鋪”升級“暖心姜茶攤”

“謝謝,這姜茶很好喝。”“麻煩給我再來一杯。”“味道蠻好的,喝起來很舒心。”上午9點,在杭州市上城區閘弄口街道濮家聯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王惠玲和志願者們的免費暖心姜茶攤受到了來往市民的歡迎。大家自帶茶杯排著隊,隻為接一杯剛剛新鮮出爐的紅糖姜茶。
說起這個愛心茶攤,濮家聯合社區家喻戶曉。這個茶攤由閘弄口街道新鄉賢、78歲的王惠玲一手創辦。從2002年起每年三伏天,王惠玲和幾個熱心志願者都會在濮家新村支起一個簡易涼茶攤,為來往行人提供一杯免費的涼茶,讓他們有個地方能歇歇腳、喝杯茶解解渴,這一堅持就是19年。
王惠玲和志願者們正在熬煮紅糖姜茶。人民網 王蕭蕭攝
今年,在濮家聯合社區書記的提議下,王惠玲決定在寒冷的冬日試水新品——暖心姜茶。“每年冬天,我就愛喝紅糖姜茶,不僅能預防感冒還能暖胃。最近杭州也降溫了,我想著也發揮下余熱,為大家煮姜茶。”王惠玲的笑聲極具感染力,她說自己就閑不下來,主意一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附近的農貿市場挑選新鮮的生姜和紅糖,開始研制起姜茶的配方。
“四斤生姜、兩斤紅糖,倒入滾燙的開水中,煮出來的姜茶甜而不辣,口感恰到好處。”經過幾次“實驗”和其他志願者阿姨的品評,王惠玲最終得出了完美的姜茶配方。
“老年人不喜歡喝太甜的,特別考慮到有些老人有糖尿病,所以紅糖不能多放。”志願者單建芬介紹,為了熬好這一桶姜茶,她們幾名志願者每天早上6點起床,大家伙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生火煮茶、洗姜切姜,一鍋姜湯要熬煮上40分鐘才入味,最后再加入紅糖,倒入保溫桶,香氣扑鼻的姜茶就制作完成了。
志願者為路人送上一杯暖暖的紅糖姜茶。人民網 王蕭蕭攝
之后,幾個阿姨合力用小推車將保溫茶桶運送到200米外的濮家聯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這裡就是她們固定的茶攤位置。茶攤前,兩位環衛工人已等候多時。
環衛工趙大姐說,自己就在附近街區打掃衛生,平時干活累得口渴也舍不得買瓶飲料喝。自從11月8號暖心姜茶上線第一天,志願者們就熱情地招呼她們來喝茶暖暖身。之后每天早上9點,她倆都會准時在這裡等候,隻為喝上這一杯暖暖的茶水。“這杯茶喝著不僅暖胃,更加暖心。我們很感謝這群志願者,讓我們在寒冷的冬日裡也能感受到溫暖。”趙大姐在喝完姜茶后連連對志願者們道謝。
環衛工人趙大姐和唐大姐每天都會准點來茶攤,喝上一杯姜茶暖暖身子。人民網 王蕭蕭攝
“聽到他們這句‘謝謝’,我們便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王惠玲說,自己已經78歲高齡了,家裡人都勸她少干活多休息,但她始終放不下這一方小小的茶攤。19年來,加入的志願者如今有8位都已離世,與此同時也有更多志願者加入這個團隊,讓她倍感欣慰。“今年冬天做姜茶畢竟是頭一回,說實話一開始心裡也沒底,不知道街坊鄰居和路人們喜不喜歡,但沒想到,姜茶一經推出,基本上一個上午滿滿一桶幾十斤的姜茶就能被喝得一干二淨。”王惠玲和志願者們深受鼓舞,准備把暖心姜茶攤繼續經營下去。
濮家新村居民韓孝梅為志願者送來年糕。人民網 王蕭蕭攝
志願者們的辛勤付出,也收獲了許多溫暖的回饋。濮家新村居民韓孝梅一大早就買了兩塊熱乎乎的年糕遞到了志願者手裡,她特意叮囑道:“這是我特意去菜市場買來給你們吃的,年糕味道很好,你們趕緊趁熱吃。”志願者們還沒來得及吃上韓大媽送上的年糕,又有居民塞了一袋橘子過來,讓志願者們休息一下嘗嘗鮮。“生活在這樣和諧友善的社區,我們覺得很幸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投桃報李,讓這份愛心一直延續下去。”手握橘子和年糕,王惠玲有些舍不得吃。
冬日的杭州街頭,一杯冒著熱氣的紅糖姜茶,驅散了寒意、溫暖了人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