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專生,憑啥被寫進高考作文題?

2022高考作文浙江卷。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近年來,浙江省著力強化創新驅動,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深入實施“鯤鵬行動”“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新時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開拓創新。如95后姑娘徐楓燦,在空軍航空大學刻苦訓練、滿分通過考核,成為我國陸軍首位初放單飛的女飛行員﹔90后青年工人楊杰,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成長為“浙江工匠”,獲得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35歲以下成員佔比近九成,勇闖國內智能超算領域“無人區”,斬獲超算應用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以上材料對你未來發展有什麼啟示?請寫一篇文章。
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題。
6月7日中午,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公布。很快,“榮登”本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的楊杰便收到了來自親朋好友們的祝賀。對於楊杰而言,這有著別樣的意義,“這也算是用另一種方式圓了我的‘高考夢’。”楊杰說。
原來,楊杰高中隻讀了半年便因種種原因輟學,隨后便進入中專學習技術。畢業之后,18歲的楊杰離開了湖北老家,來到台州玉環一家機械公司維修科做學徒工,從事設備檢修工作。沒能參加高考也成了楊杰的一個遺憾。
走上工作崗位,楊杰才深刻理解了什麼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專注、刻苦,是把楊杰“領進門”的師父李彥斌對他的初印象。“剛來時楊杰底子很薄,專業技術也很一般。但是他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我想這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李彥斌說。
剛開始學習修理設備時,每次下班回到寢室,楊杰還會在自己的電腦上記錄今天學到的內容,並嘗試制作每台設備的工作原理說明書。“這幫助我不斷了解設備的原理構造,也讓我維修起來能夠更加得心應手。”楊杰說。
漸漸地,楊杰成了一把修理好手。
楊杰在工作中。台州市總工會供圖
車間裡曾有3台舊淬火爐,如果楊杰不改造,它們的命運可能就是賣廢銅爛鐵,“原來電器控制裝置已用了10多年,控制設計落后,故障率高,安全控制失效。”經過電氣控制改造,重新設計控制程序,控制電器裝置安裝調試,降低了故障率,控制更加安全和完善。在兼顧維修設備的同時,完成電氣和機械的全體改造,歷時1年多,為公司節約了20多萬元。
車間還曾購進1台重力澆鑄機,因為需要人工控制,產品質量很難保証,楊杰就與同事一起對它進行機械結構改造,人隻負責往裡倒鋁,產品中間的所有過程都由設備自動完成。改造成功后,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操作人員勞動強度,降低了成本,單台為公司節約了好幾萬元。
隨著技能的不斷提升,楊杰也多次在技能比賽中嶄露頭角。2013年,楊杰參加玉環第七屆“華興杯”職業技能大賽,並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在維修電工組競賽取得了第一名,成為“玉環縣技術能手”和“青年崗位能手”,並獲得高級電工証書﹔2016年11月,楊杰參加台州市舉辦的“全市職業技能大賽”中,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台州市首席技師”和“台州市青年崗位能手”,並獲得了“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工種的技師証書。
楊杰在工作中。台州市總工會供圖
楊杰精湛的技藝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認可——2017年4月,楊杰被評為“台州市勞動模范”﹔2019年4月,楊杰被評為“浙江省勞動模范”﹔2021年4月,楊杰獲評“浙江工匠”。
不滿足現狀的楊杰,在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在之前的職業規劃裡,技術改造升級感覺已經走到瓶頸了。我不想躺平吃老本,趁年輕就是要拼博!”為此,楊杰創立了個人工作室,為企業做裝備訂制。
個人工作室成立3個月,楊杰就已經研發並改進了好幾樣設備。無論是通過高精度差壓傳感器對產品進行測漏、自帶下料功能、自動分檢合格不合格品等功能的球閥無水氣密檢台,還是產能由每小時300翻倍提升的離合器圈加工機,都讓上門找他定制的客戶十分滿意。對小微企業來說,機器設備的改造和技術的改進提升了他們的盈利速度,也是為小微企業主們創業的夢想在保駕護航。“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勵更多年輕人奮發圖強,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楊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