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讓流動人口治理如明鏡般透亮

溫州瑞安市打造“明鏡系統”數字化平台

陳丹丹
2022年08月15日21:50 | 來源:瑞安新聞客戶端
小字號

  人員進入工地,“一站式”感知設備立即啟動,筑起平安防線﹔外來務工人員首次進入工地,通過支付寶掃碼,快速完成居住信息自主申報……

  流動人口是經濟發展活力的“風向標”,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晴雨表”。今年以來,溫州瑞安市探索流動人口“社會化+智能化”協同應用實踐,率先打造流動人口治理“明鏡系統”數字化平台,以“小切口、大場景”“小單元、微循環”為思路,推動實現全域流動人口精密智控。目前,該系統已在瑞安市15個建筑工地試點使用。

  摸清“人員底數”

  實現從“人工管”到“智慧治”

  “自從在工地出入口安裝了‘一站式’感知設備,人員進出時自動打卡,流口信息登記起來簡單省事,准確率又高。”8月14日,在瑞安市巾子山區塊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建筑工地,負責人韓曉峰說起“明鏡系統”數字化平台時,嘖嘖稱贊。

  一直以來,信息採集是流動人口管理的一大難題。瑞安市公安局人口服務管理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瑞安市現有流動人口60萬人,由於流動頻繁、人員復雜,他們在給瑞安產業發展帶來紅利的同時,也給社會治理帶來挑戰。

  以數字化改革為突破點,今年以來,瑞安市打造高效便捷、多維採集的流動人口治理“明鏡系統”數字化平台,實現流動人口信息應採盡採,確保流動人口“底數清、情況明”。

  “‘明鏡系統’寓意透明,希望流動人口治理如明鏡般透亮,讓基層治理的弊端無處躲藏。”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平台將建筑工地作為“小單元”持續深耕細作,形成智治“微循環”,推動流動人口治理觸角橫向到邊、縱向沉底。

  在信息申報上,公安部門對試點工地進行集成匯總、統一編碼,形成“一企一碼”。開發支付寶掃碼智能申報系統,外來務工人員掃碼即可自主申報,實現流動人口信息採集從被動採、人工採向主動採、智能採轉變。

  “全市目前有在建工地項目380余個,關聯流動人口達10萬余人,‘一站式’感知設備安裝成本低,給企業帶來了極大便利,並減輕負擔。”該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往,建筑企業至少需支出設備成本1.2萬元,而安裝“明鏡系統”,一家企業隻需花費3500元,就可實現人員信息“底數”一目了然。

  打破“信息壁壘”

  實現從“多頭管”到“共同治”

  人員信息採集后,龐大的數據源如何才能發揮其最大效果?對此,瑞安市在浙江省率先打通公安、住建、新居民數據通道,建成實時更新、共享互通的數據“一張網”。

  “信息壁壘”打破之后,三部門工作人員的精力從繁重的報表中解放出來。以前流動人口底數不清,數據流轉困難、權責邊界不清,現在通過數據共享,在手機平台上輕輕一點,各種信息一清二楚,並且可以隨時完善,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基層網格員。以前,流動人口信息數據是網格員一條條“跑”出來的,工地人員流動性大,需人工重復性上門核實。依托“明鏡系統”智能感知、自主申報、閉環處置等功能,網格員從“採集工”變為“監督員”,以往每3個工地就得配備1名網格員,現在1名網格員至少可監管10個工地,人均工作量下降70%左右。

  不僅如此,該平台還在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通過公安大數據平台分析,針對疫情期間戴口罩識別困難問題,開發“精准防疫”功能,自動識別口罩佩戴情況並實時回傳相關部門,目前已協助查處違反疫情防控規定行為120起。同時,海量數據實時反哺住建部門,依托“明鏡系統”,助力惡意討薪事件處置。

  前端社會主體精准處置、中端網格員嚴格把關、后端管理部門“閉環”監管,流動人口治理“明鏡系統”數字化平台有效暢通基層“毛細血管”,破解網格力量薄弱、數據多頭填報等難點。目前,試點工地流動人口登記率均達96.6%,較之前提升37%左右,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流動人口治理“瑞安模式”。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