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黨建引領 靶向施策

麗水鬆陽打造“共治共享”小區治理新格局

麻萌楠
2023年10月16日08:52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每天早上社工小陳都會敲響我家的門,跟我拉拉家常、嘮嘮嗑,真貼心。”家住麗水市鬆陽縣西屏街道城東社區的葉奶奶獨居多年,說起小區裡的“敲門行動”,她贊不絕口。

小區治理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的突破口。近年來,鬆陽縣聚焦安置小區、老舊小區、微型小區治理難點不一、群眾需求各異等治理困境,立足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靶向精准施策,以服務促治理,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為加快城市建設進程,鬆陽縣近年來先后啟動一批城市有機更新項目,建設一批安置小區,用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而為了解決好安置房交房初期入住率較低、物業未入駐、業委會未成立帶來的管理難題,鬆陽縣制定鎮街屬地管理事項責任清單28項,由社區預收費用統一提供衛生保潔、除險保安、小區綠化等服務事項15項,確保小區事情“有人管、管得好”。

此外,鬆陽縣還通過街社聯動,構建“社區就業咨詢處+小區就業服務員+企業就業聯絡員”的就業服務網絡,暢通搬遷群眾就業信息渠道,並積極開展面點、養老護理、電子商務等技能培訓,打造共富工坊、來料加工一條街等集中就業點位12處,將崗位送到居民家門口,不斷深化“送醫上門”“流動助餐”模式,開設青少年“四點半”課堂、暑期托管班等,將“一老一小”優質服務送到家門口,讓搬遷群眾實現富民安居。

推進老舊小區蝶變換新也是關系到群眾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工作。2023年以來,鬆陽縣西屏街道城西社區聯合共建單位開展“捐出一杯奶茶錢”公益行動,將18處閑置場所、雜亂空地、廢棄棚屋整改為“睦鄰微空間”,並為小區老人安裝“黃扶手”“愛心椅”等20余處,助力“溫暖型縣域”建設。

同時,鬆陽縣還通過制定“千戶訪”“百事幫”服務機制,編制黨員、特殊人群、退役軍人、志願者“紅黃藍綠”四色微網格居民信息表,落實“治安消防一日一巡查、獨居老人一日一敲門、困難群眾一周一走訪”,動態更新居民需求清單。截至目前,已由社區黨員認領承包,為特殊人群提供點單式、個性化服務300余次。

小區戶數少、收費低、管理成本高,是微型小區管理面臨的“老大難”。為破解難題,鬆陽縣積極探索“黨支部進小區、進樓宇”模式,建立微型小區、樓棟服務(臨時)黨支部,帶領業委會制定小區管理制度及物業收費標准,並由黨員亮身份、示范帶頭,做到“一諾二聯三服務”。同時,在黨建引領下,“四有自治”模式成功推廣運用,即“有事務自己管理,有問題自己解決,有矛盾自己處理、有困難自己克服”,一批微型小區不僅管理費用降低了,而且各方面都井井有條。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