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瑞安:四館齊開 文化地標“上新”
12月30日,位於溫州瑞安古城內的永嘉學派傳習館、施昕更瑞安印跡館、詒善祠塾和雲江風物館“上新”開放。從忠義街東首至瑞安西山之巔,四館串起瑞安的璀璨歷史文化,讓古韻新生有機煥活。
永嘉學派傳習館選址忠義街2號的林慶雲宅,總建筑面積1102平方米,分設宋學初興、程學入甌、獨樹一幟、遂稱鼎足等五大板塊,展現了瑞安作為永嘉學派發祥地、復興地的生動實踐。走進館內,AR、虛擬體感互動、多幕光影等科技手段與創意,拉近了當下與歷史之間的距離,將永嘉學派以全新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
往前步行不足百米,來到溫州近代文明的啟動地——詒善祠塾。“一百多年前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打破門戶之見,造就一批致力於變法圖強的經世之才。”當天,講解員精彩的介紹吸引了市民駐足聆聽,從晚清瑞安孫氏創建詒善祠塾到振興地方文化,再至復興永嘉學派,詒善祠塾與永嘉學派傳習館形成“由古至近”的傳承。
“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志著中華五千年文化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引起國內外轟動。其與瑞安也息息相關——85年前,施昕更以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揭開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並在瑞安完成濃墨重彩的一筆。登上西山,施昕更瑞安印跡館正式開館,通過實物、場景、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回溯施昕更的人生經歷,選取他發現良渚、志於瑞安、歸於西峴等重點故事,展現施昕更實証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杰出貢獻。
第一位捕捉到施昕更與瑞安關聯的瑞安人葉真,同時是浙江省政府特約研究員。“瑞安打造施昕更印跡館,是對施昕更與瑞安深情厚誼的深切回響和紀念。未來,浙北的良渚博物院與浙南的施昕更瑞安印跡館,將會有更多更深的交流互動。”他說。
三館如穿越時空,讓人們回到歷史,而走進雲江風物館,店裡的冰箱貼、立體卡片等文創產品,讓古朴與現代有了結合點。“糖金杏冰箱貼太逼真了,很潮很有特色。”90后小張是文創愛好者,被一款糖金杏造型的冰箱貼吸引了眼球。這一忠義街上188平方米的“潮館”,擁有200多款傳統元素的特色文創產品,讓人愛不釋手。
“瑞安新增的4處文化打卡點,是研學旅游新去處,也將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新窗口。”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許常豐說,瑞安在文物資源保護挖掘、陳列展示、開放教育等方面成效顯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