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招寶山街道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2025年04月07日15:16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一個指令就能模擬出加梯后的實景。”近日,小區加梯項目推進如火如荼,居民心中總有種種擔憂,寧波鎮海招寶山街道總浦橋社區社工小徐僅用一條15秒的視頻,就解決了負責片區居民李阿姨“甜蜜的煩惱”。

隻見小徐在DeepSeek界面上傳了小區實景圖、電梯設計圖、居民樓數據等圖片信息,並輔助輸入指令。3分鐘,一條小區電梯加裝360°VR全景模擬視頻讓李阿姨連連點頭,“任何描述都不如‘眼見為實’,這下我徹底安心了。”

這份讓居民“眼見為實”的安心,源自小徐在招寶山街道AI賦能特訓營中的“學有所得”。據悉,在日前舉辦的特訓營首期實訓課堂上,11組社工學員圍繞基層工作提煉出的群眾矛盾糾紛常見問題,利用AI工具總結出一套套“解紛方案”。

根據實訓成效,特訓營還將匯編討論成果,形成《新時代群眾矛盾調解工作通用實務手冊》並下發各個社區,幫助新進年輕社工在村社換屆即將到來之際快速提升實務技能。“在主動思考的基礎上,輔以AI解決問題,這大大降低了基層治理的難度,也提升了工作質量。”這是首期課程結課后,車站路社區社工小顧發出的感慨。

培訓現場。招寶山街道供圖

培訓現場。招寶山街道供圖

據了解,該特訓營是招寶山街道2025年全新推出的“社工專屬課程”,通過AI+實訓、AI+寫作、AI+新媒體等創新課堂實施“雙培雙帶”計劃,即黨員干部“專業”“實戰”雙培養、“導師”“科技”雙幫帶,在AI特訓中培養黨員干部專業能力,提升技術骨干政治素養,融合推進黨建業務。這也是招寶山街道在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個縮影。

“作為鎮海區基層黨建創新試點,我們已將AI技術應用納入‘紅領智治’工程,構建起了‘1+3+N’數字賦能體系。”招寶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1+3+N”數字賦能體系即建立1個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作為智慧治理中樞,將AI技術應用納入“書記領辦項目”,通過晨間黨建理論+夜間數字技能的“晨讀夜學”課堂、傳幫帶“青藍結對”及“揭榜挂帥”攻堅實訓等三大能力培養機制,融合開發18項數字化應用,全面賦能基層治理。

這套“新”意滿滿的數字賦能體系,也讓學習AI、應用AI,這種學用結合的方式成為了小徐、小顧等社區干部們的“基層治理好拍檔”。

數智賦能基層治理。招寶山街道供圖

數智賦能基層治理。招寶山街道供圖

同樣在總浦橋社區,社區黨委書記當“組長”、社工做“包干員”的智能水表項目便得益於“青藍結對”。65戶高齡老人的水表被接入由AI技術“主導”的智能水表守護系統中,專人負責、實時監測,任何“不尋常”都會被捕捉,經系統主動推送至社工桌前研判。

再譬如,西門社區黨委書記組建了一支“銀發數字管家”團隊。借助AI分類治理系統,2.3萬條居民數據被接入分析。空巢老人、新就業群體等6類重點人群被自動識別,“紅色代辦”“共享客廳”等服務實現“個性化”供給。據統計,依托AI分類治理系統,西門社區已推出“個性化”服務14項,服務惠及逾5000人次。

“以前辦事要跑好幾趟,現在黨員志願者帶著智能終端上門,問題當場就能解決。”居民王大爺的感慨,折射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下的“溫度”與“速度”。

從“經驗決策”到“數據決策”、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警”、從“單兵作戰”到“協同治理”,招寶山街道的實踐印証了基層黨建與數字治理深度融合的廣闊前景。接下來,該街道將依托AI賦能特訓營開展更多課程,淬煉社工能力素養。(朱涵、王夢陽、俞夢婷)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