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余姚:做活“竹”文章 拓寬共富路

寧波余姚地處四明山北麓,氣候條件適宜毛竹生長,全市有竹林面積32萬畝,是浙江省毛竹主產區之一。如何做大做強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帶動山區群眾增收的“致富林”,這是余姚市人大常委會緊盯不放的縮小“三大差距”促進共同富裕課題之一。
專題會商,共同破解竹產業發展難題
“建議加強優質毛竹加工企業招引,延伸竹材精深加工鏈條,全面提升我市毛竹產品的附加值”“要深挖林下空間,利用林地資源,引進、繁育適宜林下種植的林藥、林菌等新品種,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余姚梨洲街道鄉村振興助力站召開的“竹產業提質增效”專題座談會中,余姚市人大代表們正在為竹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今年,余姚市人大常委會將“竹產業振興”納入人大鄉村振興助力站年度活動計劃,組織人大代表視察調研竹產業企業,並同步邀請市發改局、市農業農村局、竹加工企業負責人等共同進站開展專題會商,針對性提出加強產業規劃、強化要素支持、延伸產業鏈條、深化三產融合等意見建議。陸埠鎮、河姆渡鎮、鹿亭鄉等鄉鎮人大也聯動組織代表開展“竹產業振興”監督,在人代會上積極提交有關竹林流轉政策支持、毛竹下山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竹文旅資源開發等代表建議。
在余姚市、鎮兩級人大共同推動下,政府拿出切實舉措,結合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專門安排500萬元支持毛竹開發利用,推進實施毛竹下山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生態筍服務點項目建設,並積極引進竹基新材料、竹生物質能源等科技項目落戶余姚,有力促進了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代表助力,打通竹產業共富新路
“我們會對鮮筍進行加工,生產罐頭筍、水煮筍、辣味小筍包等產品,預計每年可帶動5萬斤鮮筍銷售。”寧波市人大代表李建立說,“通過冷鏈儲存、加工,可延長毛筍產品保鮮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增收。”
李建立與余姚市供銷聯社合作成立農產品供銷公司,建設冷鏈中央廚房,集農產品生鮮包裝配送一體,解決了山區群眾鮮筍銷售及儲藏難題,並帶動周邊20多位村民就業。
鮮筍加工車間。余姚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余姚市鹿亭鄉人大代表聯絡站,余姚市人大代表林倩倩化身“帶貨主播”,通過共富直播間在線為廣大網友推介鹿亭筍干菜等特色產品,帶動當地農產品“出圈”。
作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年輕人,林倩倩畢業返鄉創業,依托中村農合聯平台,為村民提供農產品購銷、電商物流服務,幫助山區群眾打開了銷路,讓以往“養在深山人未識”的鹿亭筍干菜、竹編制品等農產品搭上物流快車走出大山。
這樣的助力行動,余姚的人大代表們一直在努力。
余姚人大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繼續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依托人大鄉村振興助力站,推動代表雙崗履職建功,共同助力竹產業提質增效,拓寬山區群眾的就業致富路。(王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